义警是什么?明明比辅警还要不够正式,为何社会地位反而高出不少

太空记吖 2025-04-09 18:17:16

辅警和义警虽然都是辅助正式警察工作的非正式警务人员,但在享有的社会地位上却相差甚远,社会层面对辅警的评价也往往更加负面,而对义警则更多是赞誉有加。

其实从身份定位和法律地位来看,辅警反而是属于更加正规一些的“半职业化”警务辅助力量。

虽然说不好听一点,辅警就是公安系统中的编外合同工,甚至可以将其身份类比到企业当中的劳务派遣,完全不占公安系统中的公务员编制。但严格来说,辅警也是由公安机关统一招聘,并且签订劳动合同的警务辅助人员。

不仅需通过相应的考试、政审,以及体检、培训等严格流程才能上岗,而且随着辅警招聘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

其目前获得的工资报酬尽管相对较低,但也基本都能够享受社保等福利保障,并且还会根据相应的岗位层级有所调整。只是缺乏正式的警察公务员身份,以及对应的独立执法权。

不过在现实执法过程中,辅警由正式警察带领,参与治安巡逻、交通管理以及其他警务工作时,也是重要的警务力量。

甚至理论上说,辅警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转正成为正式警察的。当然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极长的任职服务年限以及重大功绩,现实中更多辅警转正的案例,实际还是通过参与公安机关的正式招考实现的。

但不管怎么说,辅警都是作为正式警察的左膀右臂,且受警务辅助人员相关管理条例约束的半体制内人员。相比之下义警则是自愿参与的治安志愿者,不仅无劳动合同,无固定工资,而且属于完全公益性质的社会群防群治队伍。

其招募和管理虽然要由公安机关进行指导,但并不受公检法系统的约束。义警在工作中也不可能像辅警一样穿着制式警服,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

更多的是穿着有义警标识的马甲,本质就是穿马甲的志愿者。因而也不可能配备任何警械或拥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当然也更没有任何执法权,甚至发现治安问题连他们自己也要直接选择报警。不过就其职责仅限于巡逻、宣传和调解纠纷等非强制性工作来看,也确实不需要多高的标准和配置。

而想申请参与义警的标准,甚至只要身体健康、身高年龄达标,且无犯罪记录并热心公益即可。但就是这个门槛极低且毫无职业晋升通道,纯属无偿奉献的义警。却在社会地位上打了辅警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仅是因为义警的无偿奉献属性,天然就具有道德优势。更重要的是义警通过社区巡逻、公益活动等能够获得邻里认可,弥补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而且义警体现的是行政部门与普通群众的共建共治。社会对义警的期待仅限于社区守望者,对于他们调解纠纷成功与否的容错空间也更大。

相比之下公众对辅警存在认知矛盾,既希望其能像正式警察般高效执法,又质疑其法律资质。

辅警的合同制身份还常被误解成为钱打工。承担与警察类似风险同时却无同等保障。甚至在盘查嫌疑人时可能遭遇暴力抗法,但舆论又常将其归为临时工执法不当。

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是公众对非功利性付出的推崇和对偏体制内岗位的复杂情绪叠加。

看了辅警和义警社会地位的不同,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2 阅读:4

太空记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