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亿的高票房,让《哪吒2》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传奇。
这个数字不仅仅是票房的简单累计。
更代表着一部作品鲜明的文化自信。
一部让全世界记住的中国电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当老师下令,网友摩拳擦掌之时,奥斯卡评委却已经在为其发声。
《哪吒2》或将登顶全球票房榜首,前方的连锁反应已经悄然展开。
从华为展示的科技自信,到DeepSeek让美国见证的软件实力,再到潘展乐展现的体育自信,现如今的《哪吒2》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化身。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六代机、小红书以及《黑神话·悟空》等,已然让国外网友集体震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昨天全国中小学刚开学,班主任的开场白竟直接点名《哪吒之魔童闹海》。
这一幕无异于一道圣旨,令全国影院在2月15日几乎被小学生包场。
顽强不屈的票房,逆势走强!
在这种触动人心的剧情下,《哪吒2》的日票房跃升至7.8亿。
网友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在线留言:“为了情怀,何不二刷三刷,将吒儿抬进前五又何妨?”
当然,这句的确是玩笑。
但饺子导演与《哪吒2》所具备的绝对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1900个特效镜头、东方神话的独特元素,加上138家公司、4000人的庞大团队、超五年的精心制作,最终呈现出电影的艺术魅力。
而致敬周星驰的精湛用心,更为其增添了更浓厚的热爱。
豆瓣以8.6分的高评价为其打下坚实基础,甚至让许多好莱坞大片也不可相提并论。
其实在过去两年中,也总有一些优秀的国产电影降临。
《长津湖》和《流浪地球》便是两部可以傲视群雄的作品。
它们在逻辑、情节与胶卷色彩上均不亚于国际巨制。
然而,面对国外友人固有的傲慢与偏见,却不得不说它们并未能在国际影坛大展拳脚。
但这一次,《哪吒2》则选择了一条别样的道路。
以动画形式呈现出中国古代那些复杂的神话故事,打破文化与语言的壁垒。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镜头,使传统电影难以表达的哲学思想、普世价值与制度隐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截止目前,《哪吒2》的生态圈已扩展至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悉尼IMAX影院,单张票价竟高达460元,且一票难求。
两位奥斯卡评委在观影后激动不已,向饺子导演发出声援:“期待《哪吒2》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并会投上赞成的一票!”
Cosplay哪吒的元素在国外已经愈演愈烈,潮流不断升温。
打开手机,你将不由自主地被《哪吒2》的相关新闻淹没。
央媒的助威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这部作品正被整个民族盯紧。
网友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则充满了困惑:这不过是一部电影,何至于此?
文化的共振与哲学的反思实际上,《哪吒》的成功是多重因素联结的结果。
“新生代导演+技术革新+文化自信+国人自豪”,可谓是四重共振的成就。
其体现的不仅是无数从业者敢于突破、创新的勇气。
更在于《哪吒》在票房前30名被好莱坞包揽的尴尬中实现的国际竞争突围。
申公豹与无量仙翁代表的价值观,是对“黑色不再等同于邪恶,金色也不全然是正义”的哲学探讨。
它们通过糖画、剪纸、玉虚宫的艺术形式与反抗命运、家庭羁绊的普世情感,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无论如何,《哪吒2》迫切需要全民共振。
它的成功将有望扫除外国文化的傲慢与偏见,让中国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感谢每一位为其转发、评论的支持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吹响文化输出的“集结号”。
结语《哪吒2》的成功象征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崛起。
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承载着希望与未来。
每一位支持者的声音与行动都在为这一文化盛宴添砖加瓦。
我们所希望的不是单纯的票房数据,而是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与坚持。
在对抗固有偏见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唯有群策群力,才能让中国电影在全球舞台上更具影响力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