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邓华曾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然而,彭德怀也未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连敲开邓华家门的勇气都没有。
彭德怀曾经多次说:邓华是个好帮手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邓华还在广州,那时他才刚刚胜利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没多久,回到广州之后,他又忙活的不可开交,协助叶剑英指挥肃清残匪的战斗,就在这个时候,朝鲜半岛响起了一声清晰的炮声,如此巨大的声音将所有人都给震撼住了,竟然又有战事发生,而且还是在他们的家门口。
邓华听到声响后,立刻让参谋人员将朝鲜地图找来,他一心扑在这上面,研究地形以及作战方式。
朝鲜战争爆发没多久,全世界的报纸、通讯社和电台等各种渠道都在争相报道朝鲜战争,而邓华这边直接将这些有关信息搜集起来进行研究,让他最感兴趣的当属美军统帅麦克阿瑟。
这位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曾经出任过西点军校的校长,以及陆军参谋长,二战时更是积攒了丰富的两栖作战经验。总之,是一位极为难缠的对手。
彭德怀临危受命,前往朝鲜和金日成首相汇报志愿军入朝后的作战行动。
次日,邓华告别正在休产假的妻子,将自己出生没多久的小儿子抱在怀里,深情地吻了他的额头,这一去生死不明,但是,为了家国情怀,他必须离开。
暮色苍茫,邓华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六个军奔赴到抗美援朝前线。
邓华的到来让彭德怀如虎添翼,尤其是在几次的电报往来之中,更是让彭德怀对他拥有了更加充分的认知,彭德怀很喜欢邓华和自己的相处方式,他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阐明和自己的不同看法,也因此,彭德怀曾经多次表示:“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在战场上,很多人连自己都顾不上,更不用说别人了,然而彭德怀却有所不同,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他都会大声地询问身边的战士,“邓副司令员怎样了?”短短的几个字,已经足够我们看出彭德怀对于邓华的在意。
彭德怀这个人足够的豪爽,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可惜,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脾气非常的大,一时不高兴就会下意识的骂出来,因此,志愿军的很多高级将领都被他骂过,而这中间唯一的例外只有邓华。这件事就连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都有所耳闻,甚至啧啧称奇。
邓华和彭德怀两人可谓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邓华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以彭德怀为中心,还为他排遣了不少的麻烦和烦恼。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彭德怀和邓华的职位都有所提升,尤其是邓华,凭借着这一战竟然超过了很多老资格上将职务。后来,即便是回国,两人也没有断了联系和来往。
今后不好工作了,决意劳动生产,自食其力常言道:“苟富贵,莫相忘。”然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两人能够一同登上荣耀,又能不能在谷底时搀扶一把?
这一切很快发生,而契机就是庐山会议,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批判,听着耳边那些不中听而又平白污蔑的话,邓华根本无法忍受,当着众人的面给彭德怀解释,最后受到牵连。
会议结束之后,邓华被撤销了在党内外的一切职务,自此退出军界。之后等待邓华的就是长达16年的四川省副省长,让他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帅去分管了农业机械工作。
彭德怀这边倒是有些繁忙,他一直在不间断的和毛主席以及中共中央进行申诉,与此同时,还不忘关注自己老搭档邓华的情况,当得知邓华因为帮自己说话而受到牵连之时,彭德怀只觉得非常过意不去。
彭德怀原本想要找对方见一面,然而,邓华此去成都,和他更是隔了千山万水,那时候彭德怀还在想着,两人此生大概率是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同年国庆十周年前夕,彭德怀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此后告别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军旅生活,61岁的彭德怀迎来了自己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元帅变成了一个普通平民。
之后,彭德怀又自觉搬出了中南海,与此同时,他让夫人浦安修向杨尚昆提出搬家的要求,这也契合了他和毛主席之间的对话:今后不好工作了,决意劳动生产,自食其力。
9月30日,彭德怀住进了他的新住处——吴家花园。
搬家之前,彭德怀将自己崭新的元帅礼服、几套军装等一并交给了党中央,只给自己最简单的几样东西:几箱书籍资料,几件供换洗的衣服和日用品等。
搬进吴家花园之后,彭德怀利用几天的时间将自己杂乱的书籍和文件整理了一番,国庆之后,彭德怀就盯上了院子里面的空地,竟然意外的过上了种田种菜的生活。
好了,好了,看看这个地方就行了六年后,毛主席找到彭德怀谈话,希望他能够担任三线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这一次,彭德怀终于能够去看望心心念念的邓华了,这么多年对方杳无音信,如今两人终于能正大光明的见面了。
一日,彭德怀去理发,认识了一名曾经参加过志愿军的理发员贾月泉,彭德怀的眼睛都亮了,真是瞌睡送枕头,他还正愁不知道邓华家的住所呢,经过他的再三询问,终于从他那里得知邓华的明确住址。
彭德怀兴高采烈的将成都的地图拿来,经过仔细认真研究,终于找到确切位置,他的眼睛里面闪现着兴奋,和自己的警卫员景希珍说,天黑之后两人就去。
结果,天色暗下来之后,一场大雨毫无预兆的落下,景希珍看着糟糕的天气,一阵的长吁短叹,现下并不是出发的好时候,天冷不说,路面还滑,彭老总的年纪也摆在这里,万一出了问题谁能负责?
于是,景希珍出发之前再一次和彭德怀确认还去不去,彭德怀一脸坚定的说去,之后,为了防止有人认出彭德怀,景希珍还为他专门戴上了口罩,大约半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在微风细雨中,彭德怀的头高高的仰着,透过雨幕看着面前的一幢小楼,里面的灯光还开着,一个身影在里面走动着,景希珍眼睛里满是茫然,但彭德怀却一脸兴奋的指着说,就是邓华,那个背影一看就是邓华。
随后,这位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铁血硬汉竟然在眼眶里蓄了泪水,他向前走了几步,却不知一时想到了什么,竟然直接停下来了。景希珍看到后发出疑问,怎么不进去,他们都到家门口了。
此时的彭德怀何尝不想敲开那扇门,上前和邓华握手,可是,当年庐山会议上的一幕幕场景如同放电影一般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知道,自己这一进去一定会连累到邓华,即便他深刻的明白自己是清白的。
彭德怀眼睛里的光暗淡下来:“不了,我们不进去了。”彭德怀就那么站在原地,在雨幕之中仰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好了,好了,看看这个地方就行了,行了,看看就行了啊!”
就这样,这一老一少在邓华家的楼下久久矗立,一直到邓华关灯休息还不舍离开。一直到彭德怀离开成都,邓华都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老首长曾经出现在他家窗户底下,光是看着他的背影就能落泪。
1974年,彭德怀去世,临终之前,他给家人们留下遗言,让他们将邓华送给自己的金质烟盒还给对方,在彭德怀的追悼大会上,邓华悲痛欲绝,久久都不愿意离去,而他弥留之际,唯一放在床头的东西,就是彭家送还的金质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