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打响,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起初外界认为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可以在半年内取得胜利,结束战争,但结果却是双方激战三年,谁也没有赢得胜利,尽管俄军占据了更多主动权,但远远还谈不上打赢这两个字。结合目前俄乌两军的情况来看,他们都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如果不能解决,他们谁都很难继续打下去,这个大麻烦就是武器弹药供应问题。

俄军储备弹药库即将耗尽
在俄乌战争刚打响的初期,俄军动用了大量先进武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俄军主战装备,这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取得战场优势,争取速战速决,另一方面是因为俄军非常自信,认为根本不需要担心后勤问题,现有的武器弹药完全够用。所以说在战争初期,俄军各部队火力全开,没有一点节省弹药的想法。然而激战一年时间后,俄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谨慎的使用弹药,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导弹的发射数量明显减少,原因是俄军导弹库的库存紧张了。

对于俄军来说,他们并没有真的把所有中短程导弹打光,库存还有,但这部分要用于防范北约,因此俄军需要将弹药库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上,多出的部分才能用于俄乌战场。于是俄军被迫开始启用苏联时期的库存武器,无奈这些武器普遍年久失修,状态并不理想,但面对现实,只能抓紧时间翻新,于是从2023年开始,不少苏军老旧装备出现在了战场上,外界据此判断,俄军的武器弹药供应已经出了问题。

这种局面直到2023年底才有了起色,经过两年的调整,俄军工生产体系进入了加班加点的开工状态,使得俄军的后勤供应终于稳定下来,在2024年和2025年初的行动中,俄军的重武器打击力度又开始增加。同样,乌军的武器弹药消耗量也十分惊人,北约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弹药,第一时间送到俄乌前线。
中国需要增加弹药储备
俄乌战场上惊人的弹药消耗量不仅让俄乌双方始料未及,而且也让其他域外国家意识到本国现有的弹药储备似乎远远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冲突。因此从2024年开始,不少欧洲国家开始增加本国的军备储量,例如波兰,正在加大力度制造炮弹,同时采购美国的装甲战车。

其实相比于波兰这些欧洲国家,中国面临的战争风险更大,因为中国周边强国林立,例如东北亚的朝鲜和韩国,东亚的日本,北方的俄罗斯,东南亚的越南,南亚的印度。可能有人认为越南不是强国,该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确实不强,但军事能力远超其他东南亚国家,所以不能小看越南。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不是强国,但却成为了强国的马前卒,经常冲闯中国的岛礁,例如菲律宾。另外考虑到台海地区的形势一直偏紧张,美台勾连持续不断,所以该地区的潜在风险比较大,不排除未来会发生冲突。

因此有网友提出,中国也应该未雨绸缪,增加弹药储备量,利用大西北广阔的空间,打造一个满足300万人需要的弹药露天仓库。它类似美国飞机坟场和坦克坟场,把大量老旧飞机和坦克放在沙漠戈壁上,因为气候干燥,所以它们不容易生锈,理论上可以多保存几十年。一旦哪天中国要启用它们,直接就去大西北拉货,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坏家伙!囤这么多你是准备煮着吃啊?只要是原材料充足,有多少弹药生产不出来。[墨镜]
凭国内强大的门类齐全制造业,不必储存那么多!
屯这么多干嘛?武器装备基本就是7-10年一换代,无效支出。
真打起来,军工厂肯定是第一批挨轰!那些喊不要的,就是坏分子、二狗子!
是个锤子建议,东南沿海一带就是兵工厂,什么生产不出来,把国防线前推五千里,保证兵工厂的安全,什么没有?
300万人的弹药什么意思?
中国应该加班加点的生产导弹(1亿枚不多10亿枚不少),军用无人机系列,激光卫星武器,,,
国家强大了不需要储备!如果有哪个国家敢找中国的事,估计他们后悔哭到厕所里!
屯了
你以为没有吗?
你应该建议修长城[呲牙笑]
俄乌战争是地球变暖最大的破坏者,还谈什么新能源。
囤弹药?中国例外。
前些年有个新闻,中国在2020年销毁了20亿枚木柄手榴弹[得瑟]
完全没有必要,东部有的是山,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藏不少东西。弄沙漠里面用的时候都不好倒腾。真正的大国靠的是产能,不是存量。
美帝代理人出的坏主意,
都是对等回击,它们打我们兵工厂,我们也打它们的兵工厂。
手榴弹60年代木柄的还没用完
随时可以生产的 不需要藏很多
俄毛要统一欧亚大陆,我们做好保卫哈萨克斯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