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全球性加关税政策面前,全球各地都感受到巨大的贸易压力,相应出台的政策也各不相同,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妥协派、观望派和反制派。

所谓妥协派就是直接对美国关税政策妥协,通过将对美关税调低甚至直接调为零,以换取美国政府让步。目前来说,以色列、澳大利亚的手段最直接,现在已经将对美关税调为零。越南和印度属于第二档,这两个国家目前都大幅降低对美关税,并且都暗地里将目光瞄向了北方邻居,试图将其作为和美国谈判的筹码。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只尝试性迈了几步,还不敢玩太大。作为特朗普口中第一批联系他的国家,越南本应该“先下手大赢特赢”,但实际上在全面降低美国汽车、能源和农产品关税后,得到的回报却是,美国对越南镀锌钢加征最高88.12%的反倾销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以色列和澳大利亚这种铁杆死忠,其他国家妥协的声音顿时大减。

观望派现在的态度以骑墙观望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就是英国。这个在国际贸易中搏杀了上百年的国家,应对经验极其丰富——目前已经启动筹备反制关税的流程,但具体步骤并没有铺开。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蓄势待发,随时可以根据局势变化,反制或者不反制的灵活状态。不管未来怎么发展,英国都不会吃大亏。相比之下,墨西哥的手段就要拙劣一点。这个国家还沉浸在去年喜人的出口成绩里,没来得及细想就表态要反制美国,又担心经济繁荣只是一夜繁花,实际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

真正的反制派现在只有中国、欧盟和加拿大,前者在两天不到的情况下,果断出手从多个维度进行反制,也是目前公认打击美国关键产业最有效的措施。欧盟在特朗普上任并对钢材和铝材加收25%的关税后,就已经针对美国农业和初级工业领域,共260亿欧元商品反制性征收关税。现在正酝酿着,对新一轮价值2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税。加拿大在外界印象中和美国关系极好,其强硬的反应相当出人预料。目前,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和钢铁铝制品,统一加收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一个自然资料比较丰富,随时能从其他卖家获得这些商品的国家,加拿大确实有这种底气,可见前一阵子特朗普号称要吞并加拿大的说法,确实惹恼了加拿大人。

特朗普对全球增收关税,不管是为了扩大财政收入,还是为了引领制造业回流,都是需要其他国家割大肉填坑的。现在妥协派里的几个小鱼小虾,根本填不上这个大窟窿,甚至把观望派网进去也不够。只有欧盟和中国的体量,才能撑住美国的需求,这也就是两者不愿意妥协,反而立即反制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说,这场关税大战始终就只有中美欧是真正的玩家,其余的不过凑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