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公摊”?2024买房或迎来巨变!老房龄、低得房率的房产,危险了

人言财经 2024-08-19 14:10:49

重磅消息!

2024年,买房时让人头疼的公摊面积可能要告别历史舞台了!深圳、珠海、浙江和长沙纷纷出台新政策,让得房率大幅提升,有的地方得房率甚至能超过100%!

这意味着,公摊面积迎来了实质性的松绑。

这背后,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和重新定位,从解决住房“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01

2024年,那个让无数购房者头疼的公摊面积,可能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买房时看似面积大,实际住进去却缩水的公摊面积。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政策变化撑腰。

今年5月,深圳率先发布了新版的建筑设计规则,里面有不少亮点。

比如,避难层、机房这些公共空间,以后不再计入公摊面积了。

还有,你家的飘窗,如果满足条件,也可以不计入建筑面积,这样你家的得房率就能大大提升。

珠海和浙江也不甘示弱,出台了更给力的政策。

比如,在浙江,你家的空中花园可能就不计入建筑面积了,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有媒体算过,按照这些新政策,新建住房的得房率可能超过100%,甚至达到120%!

再说说长沙,这个楼市政策一度保守的城市,这次也放了个大招。

新规定里,封闭阳台可以半赠送,飘窗不计入面积,设备平台还能再送你几平米。业内人士预估,按照这些新规,长沙新房的得房率普遍能达到100%。

02

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化,背后其实是房地产市场的大调整。

自2021年恒大事件后,楼市就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国家也在重新定位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任务:从解决住房“有没有”的问题,转向解决住房“好不好”的问题。

在这个思路下,国家放宽了之前限制改善型住房、打压豪宅的政策。

鼓励开发商赠送面积、提高得房率,成为了新政的一部分。

这不仅让公摊面积名存实亡,也让购房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这个变化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比如,那些按照旧规范建设、得房率低的新房和二手房,可能就会更难卖了。

但同时,也会鼓励大家换房,换一套更舒适、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好房子。

03

虽然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始出台提高得房率的政策了,但在言叔看来,这些政策的实施距离彻底取消公摊,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房地产市场,公摊面积一直是个热议话题。

楼梯、电梯井、电力和水暖设备等,这些公共设施的面积,往往被计入购房者的总房款中,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

有人说,无论按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计价,房价总体不变。

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事实:普通消费者很难准确评估公摊面积,而开发商却可能在其中“做文章”,让利益天平倾斜。

公摊面积通常占到20%至30%,这在一线城市意味着可能要为公摊支付上百万的费用。

全球多数地区的公寓销售并不包含公摊面积,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

公摊面积的敏感点在于其计算方式不透明,产权和收益权不统一。

物业费、取暖费等往往也按建筑面积收取,这无疑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

例如,很多居住公寓的人士,虽然住在小公寓,却要支付高额的取暖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公共空间支付的。

04

中国式的商品房销售模式,是土地由政府拍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转售给消费者。

但最近,浙江丽水的土地拍卖出现了变化,允许个人或团体建房,这为绕开公摊提供了可能。

个人建房与房地产商建房的对比,让公摊的不合理性更加明显。

在平房中,居民不需要为公共设施付费,而在高层楼宇中,这些费用却计入了房价。

公摊的“公”字,本应代表公共,而非私有。

随着城市化进程,公摊问题逐渐显现。最初的商品房产权明晰,没有所有权矛盾。政府提供的福利性住房,也不会涉及公共面积产权问题。

住房是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不应等同于普通商品。

在英国,政府重视住房保障,上世纪80年代的住房私有化改革,也是按套内面积出售,而非包含公共设施。

我们的住房政策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型,新加坡模式按套内面积售卖,政府福利性住房价格低廉,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公摊之所以难以取消,本质上是利益之争。

土地拍卖时去除公共服务占地,开发商自然会重新评估土地价值。技术操作上,从有公摊到无公摊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现有的税收和物业费都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取消公摊的呼声一直存在,但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公摊问题由来已久,要解决它,需要勇气和智慧。

只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才能找到破局之道。

05

虽然短期内公摊难以全面取消,但言叔不否认,这是当下房地产出现转变的信号,不排除在未来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的政策,但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方面,为了应对下行压力,政府将放松管控要求,减少公摊、提高得房率,为消费者让利。

另一方面,市场将全面向高品质住宅转型,鼓励改善和置换,显示出提振市场的决心。

为了支持这一转型,政府还将采取一系列财政货币手段,包括加大财政支出、减税等措施,以创造需求、提振内需。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基建领域的发展也将得到支持,以带动资金流动,盘活经济,进而拉动消费和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财政已经拨款超百亿元,推动首批15个城市进行城市更新,这不仅是对投资的加大,更是对资金流动和经济活力的一次重要推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资产和地区都将迎来春天。

老房龄、低得房率的房产,以及空置率过高的城市和地区,仍需警惕。

在这场时代的选择中,财富正逐渐向少数人集中,而我们,需要更加明智地把握机遇,迎接新规产品开发的新时代。

0 阅读:44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