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从荷兰海牙悄然返回马尼拉 ,结束了近一个月的海牙之行。

面对媒体,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的任务完成了,安排得很好。
这次在海牙,她主要为她的父亲杜特尔特安排律师团队,应对海牙法庭的审判。
目前各种准备工作已告一段落,法律团队组建完毕,接下来就是等待9月23日的“确认指控”听证会。
海牙的事情安排好,他就赶紧回到菲律宾,很明显,全力备战菲律宾5月的国会选举。
这是一场可能决定其家族政治存亡的大选,更能决定老杜在9月的司法审判。

01
时间回到3月11日。
那天,杜特尔特刚结束海外行程,飞机一落地马尼拉,菲律宾警方就围了上来。
他们手里拿着的,是一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这位以铁腕禁毒闻名、曾放话“要把毒贩扔进马尼拉湾喂鱼”的前总统,早在几年前就被以危害人权的罪名被这个法院通缉。
本来,马科斯政府放话出来,你在国外忙,就别回来了,回来可能就要拿国际刑事法院的要求,把你抓了的。
本来马科斯就想着老杜就直接“畏罪潜逃”在海外了,这个老杜家族就可以趁势打压下去了。
可老杜不按套路出牌,大摇大摆地回去了,还没在其家族控制的南部地区回,专挑首都马尼拉机场回国。
这就是一副主动求抓捕的套路啊。
当晚,这位80岁的前总统被强制送上飞往荷兰的飞机,成为首位被ICC羁押的亚洲前国家元首。
他的女儿莎拉随即宣布将前往海牙,誓言陪同父亲“硬刚国际法庭”。
3月14日,杜特尔特通过视频连线出现在国际刑事法院的首次聆讯中。
菲律宾政府坚称这是“依法行事”,但杜特尔特的支持者怒斥这是“政治绑架”,甚至质疑逮捕令的真实性——国际刑警组织并未公开确认其合法性。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ICC,这意味着该国理论上已不受该法院管辖。
然而,马科斯政府仍然执行了逮捕令,这不得不让人确认,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清算。
只是,老杜化被动为主动,借力打力,把这事儿优化成为改变家族命运的巨大政治旋涡。
如果能以老杜一人,换取家族今后多年的政治鸿运,那就算在这监狱了却此生那也值了。
毕竟也80了,老杜不在乎了。

02
莎拉·杜特尔特此次海牙之行,表面上是为父亲组建律师团队,实则是为杜特尔特家族争取政治生存空间。
她在海牙期间,不仅安排了法律事务,还频繁与菲律宾国内支持者联络,试图凝聚力量。
而她的回国,也标志着杜特尔特家族的战略调整——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反击。
菲律宾政坛素有“家族政治”传统,杜特尔特家族在南部棉兰老岛根基深厚,莎拉作为副总统,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
而且,他们家族掌控的私兵、民兵有几万人,除了重武器,装备不比正规军差多少。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菲律宾南部军区的军官,相当部分也是他们家族的拥护者。
马科斯政府近期动作频频,不仅提高军队待遇拉拢军方,还试图通过中期选举进一步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势力。
如果莎拉无法在接下来的政治博弈中占据优势,等待她的可能不仅是副总统职位的丧失,甚至可能步父亲后尘,面临司法围剿。
目前,老杜家族里莎拉是副总统,小儿子塞巴斯蒂安是达沃市市长,长子保罗是国会议员,孙子奥马尔也在竞选议员。
本次5月的国会选举,家族也有多人参与,再加上其他支持他们家族的议员,只要这次国会选举占据有利地位,杜特尔特家族就能扳回局面,甚至提前锁定2028年的总统大选。

03
国际刑事法院已宣布,9月23日将举行“确认指控”听证会,决定是否正式审判杜特尔特。
如果指控成立,这位前总统可能面临“反人类罪”的判决,罪名主要涉及他在任内发动的“禁毒战争”——这场行动导致数千人死亡,被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但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可能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辩护:
首先是管辖权争议:菲律宾已退出ICC,该法院无权审判菲律宾公民。
然后是证据不足:ICC的调查主要依赖匿名证人和二手资料,缺乏直接证据。
最后是政治动机:强调马科斯政府借ICC之手打压政敌。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审判都不仅仅关乎杜特尔特个人,而是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的延伸。
目前,菲律宾国内支持支持杜特尔特的一方主要包括南部军区、底层民众和部分议员,他们认为这是“对国家主权的侮辱”。
而支持马科斯的一方主要包括现政府、部分军方高层和国际社会中的批评者,他们认为这是“迟来的正义”。
双方的角力不仅体现在司法层面,更在政治、舆论甚至街头抗议中激烈交锋。
这场政治博弈的胜负,即将在2025年菲律宾中期选举中揭晓。

莎拉·杜特尔特的回国,标志着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几个月,她需要在国内争取更多政治支持,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为父亲争取同情。
如果她能成功翻盘,甚至迫使ICC撤销指控,那么杜特尔特家族将重新掌握菲律宾政坛的话语权。
无论如何,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菲律宾的政坛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