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告诉您,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分别是什么滋味

新茶媒 2019-09-19 15:38:16
核心中的核心

红酒看庄园、普洱论山头。所以人们评判普洱茶品质的高下,原料产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普洱茶的原料产地,有保山、临沧、思茅和版纳“四大产区”之说;也有临沧、思茅、版纳“三大核心”之说;也有勐库、勐海和易武的“最核心”之说。有意思的是,无论哪一种说法,位于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总是位列其中,真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所以当下价格最昂贵最顶级的普洱茶,是那些百年茶庄留下的号级茶。

古六大茶山的号级普洱茶太稀少,而且珍贵,一饼宋聘号老茶在拍卖会上的价格达百万以上,不是普洱消费者能承受的,新茶却实实在在,可以看到摸到,最关键的是价格也足够亲民,可以直接品饮。

不过,即便是古六大茶山的新茶,要把它喝得完整品得明白也不容易,为啥?数量上至少要品6款茶,这6款茶要保证一样的用料级别,难!工艺上要保证一样的制茶标准,难!冲泡上要保证一样的泡法程序,难!最后导致品饮者对不同原料来源,不同工艺标准喝不同冲泡手法的“古六大茶山”的新茶做出非常主观且不靠谱的结论!

一山一味冲泡不纠结

如何才能品出古六大茶山普洱生茶的真实味道?

原料上,必须真实,必须一致,不一定都是古六大茶山(易武正山/攸乐/蛮砖/倚邦/革登/莽枝)的古树,大树小树也可以,但必须是同一季节同一采摘标准。

工艺上,尽管眼下普洱茶的标准很不统一,但制作六大茶山的这批“样品”,初制和精制都应该由同一个制茶师傅按一样的标准监制,而且这个标准不能失控,即不能把茶做得太过离谱。

冲泡上,固定茶器、每一泡的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只要您的水质没为题,茶具(盖碗或紫砂壶)固定保证了茶水比例,用同一方法冲泡六款茶,就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品出“古六大茶山”普洱生茶的真实味道。

注意:虽然有了标准的投茶量,却也不能太死板教条,因为小编在冲泡时发现,不同的紧压茶在相同的水温下泡散用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时差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醒茶和冲泡阶段不能把冲泡的时间固定死,必须灵活掌握,最好根据茶块泡散的状态来决定出汤的时机!

六山六味这样品

六山有六味,每味皆不同,照书上太虚,照网上的太假,自己品太难!六山六味我们这样品!

1易武正山

绵里藏针的典范

都说易武茶最大的特点是柔,柔意味着什么?首先应该是不苦不涩吧,其实很多易武茶也涩的,我以为,易武茶真正的精髓应该是绵里藏针。

品鉴易武,茶汤入口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甜,那种原汁原味的自然的蜜甜,掩盖了它带有的涩;

然后它的水性,也就是茶汤在口腔中的感觉可以说在六大茶山中首屈一指,非常细腻饱满,无论哪一泡,都会细腻如稠,醇厚如蜜,让您毫无茶水分离之感;

最后,当然是品饮过后的茶气和茶韵,初饮时的平淡无奇让品饮者产生了错觉,以为这茶软软的,品饮过后才知其柔中带刚和绵里藏针的本性,强烈的反差会让品者猝不及防,被它暗藏的后劲给俘获。

2倚邦

其实它最柔

以前,古六大茶山中,名气最大的是倚邦。

风水轮流转,现在,古六大茶山中名气最大的却轮到了易武。

都说易武茶最大的特点是柔,其实,喝过倚邦之后,您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柔。

原来,迷倒清朝皇帝的倚邦贡茶,不仅仅是香,还有它的柔!

3莽枝

六山你最香

莽枝茶有大中小叶种,口感差异很大。入口苦轻涩稍重,但化的非常快,滋味丰富,茶汤层次感强,韵味悠长,回甘生津迅猛,沉稳的花蜜香沉于汤水中,饮完后满口留香,茶汤的滑度、厚度和饱满度都不错,茶气足,耐泡。

莽枝茶的香,既有易武的花蜜香,又有倚邦的清雅香。若论普洱之香,古六大茶山之中非莽枝莫属。

4攸乐

最妙在回甘

攸乐这个茶,在古六大茶山中很不容易品明白,因为它的个性不似其它五山,也就是说,不容易辨识它。

不容易并不是没有。香型很像易武,滋味口感却带有蛮砖的苦底,外形貌似倚邦,却自带独特的生津,有耐泡不如莽枝,甜却胜过革登。

其实,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回甘,似乎一个大诗人在苦苦冥思之际,一股清泉喷薄而出,灵感乍现,千古佳句由此诞生。

5蛮砖

有个性的苦底

这个茶应该是古六大茶山的异类,其它五山茶汤都已柔为特点,蛮砖的茶却更显刚劲,其它五山的香型也很接近,蛮砖的香却还带有一些野花香和菌子香,虽然在《本草纲目拾遗》和《滇海虞衡志》中都说六大茶山的茶“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但“胜”的方式却不一样,倚邦胜在柔和香,蛮砖却胜在烈和酽。最突出的当然是它的苦底,虽然不像老曼峨那般苦得刻苦铭心,但在品饮起来显得特别”有劲“,毫无疑问,蛮砖当是古六山中最具个性的茶了。

6革登

难忘的果蜜香

作为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的小弟,没有一点独特的本领,焉能服众?

革登有小叶种?不稀奇,倚邦更多!

革登有茶王树,这个厉害!可惜早已仙逝!

革登有的,当然不仅于此,直接品饮,革登茶汤甜润细腻,饱满厚实耐泡,不过,最绝的却是它拥有独特的果蜜香!

(本文原创 作者:新茶媒刀哥 更多好文及茶文化知识,请关注新茶媒,关注刀哥说茶)

3 阅读:41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