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抄写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短短几句,却道尽了戍边战士的英勇与壮志,这首诗好多人都喜欢抄写,我也不例外。[捂脸][捂脸][捂脸][大笑]
从“青海长云暗雪山”起笔,那青海湖上空的阴云,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将雪山遮掩得灰暗无光。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暗示了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片土地。“孤城遥望玉门关”则将视角拉向远处的孤城,它孤独地矗立在那,遥望着玉门关的方向,战士们在这偏远之地坚守,远离家乡与亲人,心中的孤寂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交织。

“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漫天飞舞,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斗在这里展开。战士们身经百战,身上的铠甲都已磨穿,这是何等的坚韧与顽强。每一道划痕都是一场战斗的见证,每一个破洞都是生死瞬间的记忆。而“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他们钢铁般的誓言。楼兰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代表着敌人,代表着战争的目标。战士们怀着必死的决心,只要敌人未灭,就绝不回归。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信念,这种信念在千百年间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卫家园、捍卫国家利益而勇往直前。

通过硬笔行楷来抄写这样一首诗,就像是用一种沉稳、坚毅的方式向那些古代英勇的战士致敬。硬笔的线条刚硬有力,行楷那流畅之中略带连笔的字体风格,恰似战士们豪迈又不失灵动的战斗英姿。每一笔画都仿佛是战士手中的刀剑,在纸张这个“战场”上镌刻下他们的精神印记。抄诗者在一笔一划间,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中的壮志豪情,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戍边战士并肩作战,感受到他们的热血与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