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平板不再是大耳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厂家都开始尝试平板耳塞。记得接触过第一款平板耳塞是奥帝兹iSINE是20,虽然这款耳塞在圈内的知名度非常高,而且价格卖得也挺贵的,但我真心觉得很一般。特别是佩戴绝对是让人糟心的事。
之后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TINHIFI P1,当时让我比较好奇的是TINHIFI居然可以把平板耳塞做得那么小巧,外观看上去跟普通的动圈没什么区别。对于P1的声音整体上我也是挺满意的,只是低频稍微薄弱了一点。这款塞子在圈内的认可度也是蛮高的。
P1是TINHIFI推出的第一款平板耳塞,虽然上市后烧友对它的认可度挺高,但还是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有了P1 Plus和今天要介绍的这款P1 Plus(纪念版)。两个版本的价格相差300,差别主要在线材上。
P1 Plus(纪念版)新版本的改进,从外包装和配件方面都有所体现。但耳塞的腔体设计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依旧采用304不锈钢腔体,而这凹进去的三角面就像一颗葵花子。
P1 Plus(纪念版)的外观设计跟P1没有任何的差别。记得最早拿到手的时候,刚好碰到山灵ME100上市,我第一感觉这两款塞子的设计又那么点像。我当时对比了一下,P1比ME100还要略小一点,P1的腔体偏瘦ME100的腔体略胖。
当然来说很难相信平板耳塞能做得跟动圈一样小巧,毕竟但是平板耳塞也只有奥帝兹iSINE,这个头的差异太明显了,佩戴自然是不用说的。
其实P1的腔体我反而觉得略小了点,有的时候会掉,我需要换比平时大一号的耳帽。对耳蜗小一小点的烧友比较友好。
P1 Plus(纪念版)的线材是特配的,采用了日本Mogami2381同轴升级线,接口依然还是采用了MMCX。标配的线还是蛮粗的,也会有点轻微的听诊效应,但不算严重。线材的插头是标准的3.5,目前只有这一个规格,没有平衡版可选。
P1 Plus(纪念版)采用了新一代的平板单元,这款单元采用了双面对称阵列式磁路组合,单面7个磁体两边共14个磁体均匀分布。从官方给出的单元结构图来看,结构还是蛮复杂的,似乎是跟大耳采用同样的结构。但对于10mm的单元采用这种结构,对生产工艺要求还是挺高的。
对于P1,印象中它并不是一款好推的塞子,虽然不会出恶声,但要把潜力发挥出来也需要稍微大一点的前端。不过现在的便携设备推力也都挺大的,即便是小尾巴能量也不小。
P1 Plus(纪念版)相对来说要好推一些,但对前端也是有要求的,最起码还是要搭配千元级的小尾巴。我搭配了Hidizs DH80s和R2R2000,搭配DH80s,声音表现得也蛮不错了,特别是在高增益模式下。但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搭配R2R2000的声音。
P1 Plus(纪念版)的声音给我的第一感觉,低频增强了,氛围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记得P1的低频是比较少,声底感觉略有点薄,氛围感稍显不足。
调音风格还是偏向均衡的,三频分布的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低频的量感够足,动态比较好,但依然不会给人感觉能量很强、很震撼。虽然没有达到让人震撼的程度,但足够营造比较好的氛围感。下潜是不深的力度也不重,弹性松软也有韧性,回弹也比较快点到为止,但也不至于收得很干净,该有的泛音、残响都有。
人声是比较贴近耳朵的,甜度感比较好,亮度适中,所以也不会让人觉得艳。不管男声还是女声都感觉比较顺滑、滋润的,听感也较为顺耳、自然。
高频通透感尚可但亮度不高,没有刻意突出解析力,信息量不大。层次过度顺滑,听起来不刺耳,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层次感是比较好的,乐器的位置、距离都把握得比较好,细节表达得比较自然。
声场还是蛮大的,并不只是横向宽松,纵向也有一定深度,形态还是比较健康的。相比那种只有横向宽度没有纵向深度扁的声场更为规整。
P1 Plus(纪念版)调音整体来说比较宽松,声音不紧不急,听感悦耳、自然,特点不是很强,但比较耐听。
跑去到森海的体验店对比了一下IE300,相对来说IE300的声音亮度稍微高一些,解析力也更强,整体的声音也更紧更急。在宽松度方面没有P1 Plus(纪念版)来的好,整体的顺滑度和柔和度也不如有P1 Plus(纪念版)来得好。IE300的声音会更有激情,也带有点刺激感,听起来容易疲惫。相对来说P1 Plus(纪念版)的听感更为宽松、柔和、顺滑,耐听感更强。
总结:
似乎有越来越多厂商加入到平板耳塞的阵营,这是件好事,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好的平板耳塞可选。但就目前来说,P1 Plus(纪念版)我觉得是千元价位最值得入手的一款平板耳塞,毕竟平板耳塞不像动圈、动铁调音那么成熟。
这款塞子算是TINHIFI的P1、P2之后的第三款平板耳塞,TINHIFI在平板耳塞上有了一定技术积累,产品的成熟度要更高一些。TINHIFI一直以来主要投身海外市场,在调音上有自己的理解,跟国内的一些产品还是有点不同,调音还是有他自己的特点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