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时,韩信、英布、彭越,被称为是“同功一体”的大将。
当初,刘邦认为一般的诸侯王“无足与计天下事”,泛泛之辈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表示要找到有本事的人,不惜“捐关已东等弃之”,把关东的地盘都拿出出来做封赏。张良则指出:韩信、英布、彭越,搞定这三个人,就可以击败项羽,赢得天下了!
此后,韩信、英布、彭越,也确实以其功而“裂土封王”。
因此,后人习惯将此三人,并称为“汉初三大将”。
韩信、英布,咱们都很熟悉。
韩信是“兵仙”,整个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自不必说。
英布,“天下猛将”,虽然逊于韩信,但早在巨鹿之战时就是能打硬仗的顶级猛将,也不必多说。
唯有这个彭越,好像在秦末楚汉之际的几次大战中都很少出场,好像说不出有什么特别闪亮的表现。
这样的人,凭什么放到与韩信、英布并列的位子上呢?
早早反楚,为刘邦的迅猛发展创造条件和许多朋友一样,项羽一开始,也没搞明白彭越有什么本事。
在项羽看来:反秦斗争期间,这个彭越就在巨野泽一带搞来搞去,除了在昌邑短暂过刘邦邑下外,既没有参与巨鹿之战,也没有与诸侯联军一起作战,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所以,项羽分封诸侯,自然也就没有彭越的份。所以,彭越带着万余人“毋所属”,没有单位落脚。
因此,田荣在齐地造反,马上拉上彭越,授予彭越将军印。
而在最初的反楚斗争中,彭越是第一个直接去惹项羽的。
当时,田荣先是在三齐之地起事,后又帮助陈余平定赵地,没有去搞项羽的地盘。
刘邦则是还定三秦,也没有去直接搞项羽。
只有这个彭越,直接就“下济阴击楚”,直接就干楚了。
项羽派萧公角去打击彭越,结果被彭越大败!
咱们知道,项羽没有去早早打击刘邦,而是引兵东去攻打齐国,是刘邦初期发展顺利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刘邦距离西楚尚远,而田荣、彭越距离西楚更近,威胁更大。
尤其是:彭越在梁地的活动有掣肘之患,虽然力量不强,但对项羽的威胁最大。
所以,彭越虽然只有万余人,但其活动极大影响了项羽,是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
当然,彭越人数不多,却有决定性意义的表现,还未到高潮。
千里游击,使刘邦摆脱绝境此后,刘邦东进,彭越的部队已经发展到3万余人,遂加入了刘邦的东征军。
随即,就是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精锐大破号称56万的诸侯联军。
彭越这点人,在正面决战中起不到任何决定作用,遂退出了所有已经攻占的城市,退到黄河边活动。
此时的彭越,大约也就是3万余人,兵力甚至远远小于任何一个诸侯。要知道,齐、赵,都是能随时调集号称20万的大军来。
但是,这3支不大的力量,却在接下来的作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项羽很快,对刘邦的成皋-荥阳前线发起了猛烈进攻!
在项羽的猛烈攻势下,刘邦已经无法支撑。
重镇成皋失陷,荥阳也岌岌可危。
其间,刘邦本人也是险些被俘,化装逃走,连续实战谋略也不能摆脱困境。
可以说,刘邦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指日可破。
此时,彭越出手!
他千里机动,越过睢水,绕道彭城东南的下邳,击败楚将项声,斩杀薛公!
彭越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此次机动,对项羽的威胁是灾难性的。
睢水上游,是项羽运淮泗粮草的水道;下邳,则是运鲁地粮草的枢纽。
彭越的攻势,使这项羽的补给线受到严重破坏!
如此,尽管眼看着要突破刘邦,项羽仍然亲自率军回攻彭越,留将领终公守成皋。
然而,当项羽回去作战时,彭越根本不和项羽打,“敌进我退”,引兵退走。
项羽这一头扑空,而在项羽被彭越牵走的这段时间,刘邦趁机发起反击,击败终公,夺回成皋,解荥阳之围,转危为安!
可以说,这一次,如果不是彭越的大胆机动,刘邦的正面防线被突破是几乎没有悬念的!
再次游击,再次挽救刘邦项羽回到荥阳前线后,再次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比上次更加猛烈。
这一次,项羽直接把荥阳、成皋全部打了下来,刘邦只好退守巩洛一带。
尽管项羽一时没有迅速突破巩洛,但是,巩洛之险,不及荥阳成皋,刘邦的防线再次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仅靠萧何从关中补充来的兵马已经不能应付局面。无奈之下,刘邦跑到赵地,把韩信的部队全部拉走,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局面,仍然处于劣势。
可以说,此时的刘邦,已经基本上“打光了子弹”,处于极度危险的情况中。
此时,汉军将领刘贾、卢绾、灌婴率军打击项羽军的运输线。
但是,此时,项羽在前线已经夺取了敖仓,粮草问题不是很大,你仅仅骚扰其补给线效果并不明显。
此时,真正的游击大师彭越出手。
这一次,彭越连续攻克睢阳、外黄等17座城池,使楚军直接后方梁地彻底瘫痪!
这下,项羽的问题就很严重了。
由于直接后方全部陷入瘫痪,项羽要进行兵员、辎重的补充已经不可能!
因此,前方胜利在望,但项羽却仍然不得不立刻亲率部队回击彭越。
这一次,刘邦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多拖一拖。
因此,彭越没有立刻撤走,而是在拖了项羽十几天后才迅速北上,转意到齐地的谷城。
而就在这段时间,刘邦歼灭了曹咎部队,回成皋、进军广武、夺取敖仓,扭转了局势!
促成胜势随即,项羽回头,再次对荥阳发动猛攻。
此时,项羽的实力已经在往来中受到很大削弱,已没有前两次的势头,很难攻破荥阳、成皋、敖仓这样的主要据点。
但是,项羽军的战斗力依然很强,依然压制着汉军。
不久,韩信在潍水大破龙且的齐楚联军,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楚汉战争的天枰已经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现在,到了促成胜势的时候了!
彭越再次以其非凡的表现,加速了汉军胜利的进程。
彭越先是趁机攻占昌邑周围20余城,得粟10余万斛。
彭越将所缴的这10余万斛悉数供应给了正面战场的汉军,为正面战场汉军坚持与西楚军耗下去增加了底气。
同时,彭越再次略定梁地。
这一次,彭越没有再立足于骚扰、牵制,而是真正决心将梁地巩固下来。
由于彭越夺取了项羽的直接后方,因此,项羽军在荥阳陷入兵疲粮绝的困境,无法坚持下去。
这种情况下,项羽遂与刘邦讲和,双方划鸿沟为界。
一般情况下,项羽既然已经与汉军脱离解除,迅速离去,那么,即便汉军反悔,发起追击,西楚军也是可以全身而退的,或者最多损耗一些断后力量,但能保全主力。
但是,又是由于彭越的存在,为刘邦歼灭项羽于途中创造了可能!
由于彭越已经夺取了梁地,因此,项羽不能由荥阳直接东撤,只有向东南绕道阳夏、固陵邑带,然后再东赴彭城。
如果项羽“走直线”,刘邦是没有机会追击歼灭其于途中的,但是,彭越的存在,迫使项羽“走曲线”,如此,刘邦才有了在追击中歼灭项羽,赢得战争全面胜利的机会!
随后,彭越与韩信、英布一起,与刘邦会合,在垓下完成了对项羽的最后一击!
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后来,栾布在评价彭越时,就指出:当时,彭越如果倒向项羽,则项羽胜;如果倒向刘邦,则刘邦胜。
我们知道,另一个被认为有如此关键作用的将领,是“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的韩信。
这话并不夸张。
如果没有彭越在梁地的往来游击,刘邦在正面战场大概率是扛不住项羽的冲击的。
如果没有彭越夺取梁地,项羽走直线返彭城,刘邦也是很难有机会在追击中对项羽进行歼灭性打击的。
与韩信一样,彭越同样是对楚汉战争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将领。
就个人将略而言,彭越的军事表现,不如韩信全面。
但是,往来游击的创造性战法,使彭越被视为游击战的鼻祖。
彭越同样是对军事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杰出将领。
无论是战功,还是军事才能,彭越都无愧于“汉初三大将”之一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