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21日上午8.38分,我正在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候机。导游是10点召集开会,所以忙里偷闲,写点东西。

我们一行4人是于20日下午6.56分在枣庄西站(俗称老火车站)乘坐绿皮车于晚8时许到兖州火车站,再于晚10.56分乘坐绿皮车(卧铺)去北京的。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因为坐高铁需要20日白天乘车,在北京住一晚才能于21日去飞机场。算了一下,不如这样又省时又省钱。
去年出游乘坐的都是高铁,相应的高铁站的设施都堪称一流。上下楼有电梯,上站台如果走高架桥上下也有电梯。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老火车站,显然都已不适应现代出行了。

无论是枣庄西站还是兖州火车站,进站出站,走地下室或下高架桥,那数不清的台阶让我们这些年过花甲几近古稀的老者都望而生畏。
我们两口子大小两个行李箱,两个包,老婆行走困难,本来她要提个小行李箱和1个小包,但我看她吃力的样子真于心不忍。于是我身背1个大包,两手各1行李箱,遇到台阶只好两手一提,咬牙攀登。
累倒是一回事,关键问题是两腿平日就攀登困难,此时又身负重物则更为艰难。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再贴切不过。

到了北京站,也是个老火车站,但人家早把地下通道的上下台阶都改成漫坡且防滑式的了。那我就省力了许多,真是庆幸。
回过头想想,你别的车站改造一下也用不了多少钱吧?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想为矣。
国家正鼓励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还开行了银发列车,鼓励老年人外出旅游,但相应的配套设施,真应该跟上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