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走人之前,仍念念不忘中俄朝伊,留下4条大计,为特朗普指条明路!中国也需要保持警惕!
近日,美联社透露,拜登总统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前,批了一份新的国家安全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看似是在为特朗普未来的执政团队准备一份"战略说明书"。
虽然大部分内容被列为机密,但有一点还是被曝光了:美国确立了四个主要的战略假想敌。
至于这四个国家是谁,其实也没什么悬念,无非就是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
从时间点来看,这份文件最初可能是拜登政府为哈里斯准备的。然而,现实却出人意料,哈里斯未能在大选中获胜,这份大计只好交给了特朗普。
在这份文件中,拜登政府共献出了“四条大计”:
首先是提升美国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合作;其次是加快与盟友分享有关这四个对手的信息;第三是调整制裁和经济工具的使用,以求达到最大效果;最后是为同时面对多个对手的危机做好准备。

不难看出,这份文件延续了拜登任内对中俄伊朝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在信息共享和经济制裁两个方面,体现出一贯的策略。
美国再次把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视为“假想敌”,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拜登政府就一直对这四个国家的合作表现出高度关注。
可以说,拜登在任期间,他的外交政策主要依赖于和盟友的“团结一致”,频繁联合其他国家对中俄伊朝施加压力。
例如,他们会时不时拉着盟友的军机军舰在中国附近海域转一圈,或者煽动菲律宾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甚至号召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菲律宾提供支持。
拜登政府还乐此不疲地使用制裁手段,自从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和其盟友已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两万项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和行业限制。
然而,拜登政府的这些策略是不是有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这些手段早已被证明是“老掉牙”的方法。美国如今已失去了单凭一己之力震慑其他国家的能力,因此只能依赖纠集盟友的方式。
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经济制裁,这些策略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相比拜登,特朗普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更强调“美国优先”,并不热衷于所谓的“团结盟友”。对于特朗普来说,如果盟友有需求,他很可能会借机“大赚一笔”,“团结”这个词大概从来不在他的字典里。
因此,即便拜登政府在离任前留下了所谓的新国家安全备忘录,企图为下一任政府提供参考,但对于可能上任的特朗普来说,这些指导方针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对此,拜登也很清楚,拜登政府的一名官员表示,他们希望在政府过渡期间能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与新一届政府官员协调,但究竟能否奏效,还很难说。
拜登政府的这些努力,或许只能成为在临走之前的一次象征性动作罢了。
实际上,就连美国自己都逐渐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同时应对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这四个国家的挑战。
因此,美国更加注重与盟友的合作,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所谓的“合作”更像是对盟友的压榨。
特别是在特朗普的任期内,美国就曾迫使盟友增加军费开支,以减轻其自身的压力。
比如,英国原本考虑卖掉的第二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因特朗普的施压得以保留。

然而,我们要警惕的是,北约盟国、乌克兰、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都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盟友。
尤其是在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之际,美国的战略重心更多转向了中国,使得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进一步加大。
与此同时,中国周边的地缘局势也不容乐观。
日本和韩国都在加强军事建设,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而台湾的“台独”势力愈发嚣张。
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都构成潜在的危机,因此需要保持警惕,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