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汉武帝下令将军李广利率三万人马出征匈奴。与此同时,李广利的侄孙李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李陵出生于军人世家,自幼熟练骑射,继承了祖父李广的勇猛和激情。当李广利远征失败后,李陵主动请缨,愿意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内,分散敌军兵力,减轻主力的压力。
这一决定,被汉武帝同意。这时,武将路博德建议将战役延迟到明年春天,以利于军队整备。然而,汉武帝好胜心强,决定立即行动。于是,派路博德独自出击,而让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发。
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成功抵达浚稽山,并对匈奴骑兵有所准备。然而,匈奴单于得到消息,立即率三万精兵围攻李陵。面对匈奴大军的包围,李陵临阵指挥得当,辎重车围成环形阵,激烈抵抗匈奴人的进攻。首战告捷,李陵军杀敌数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匈奴单于增兵至八万,李陵军处境变得异常困难。
当汉军士气低迷之时,李陵发现问题所在。他意识到军中可能藏有女人,士兵白天战斗,夜晚和随军女人私混,导致士气受损。果然,搜查后出现了多名隐匿的女子,李陵将她们全部处死。经过短暂修整,李陵军再度迎战,又取得一些胜利。但由于伤亡过重,再加上战线拉长,无后援支持,李陵军逐渐不支。
匈奴单于利用俘获的汉军叛徒消息,得知汉军弹尽粮绝,发动最后的总攻,李陵面对逼迫,决定投降。他的五千步兵出征时壮志凌云,最后仅剩四百人逃回,这场战役被视为前所未有的大败。
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震怒,于是几乎全朝附和他对李陵的愤恨。然而,司马迁却在朝堂上为李陵辩护,指出李陵战尽力尽忠。然而,汉武帝在愤怒中并未听进去,司马迁因此触怒皇帝,遭到腐刑,成就了这一历史冤案。
李陵投降匈奴后,并未顺遂。他在匈奴地一直受到怀疑和监视,甚至为证明自己的忠诚,动手杀了里绪。然而,此举再次让他身陷险境,几乎被匈奴王妃杀害。匈奴单于爱惜人才,将他藏匿于北部,最终封他为右校王,嫁女于他。
尽管李陵在匈奴有一定地位,但心中的痛苦从未消失过。九年后,他率匈奴兵迎战汉军,故意保持不积极态度,一心不愿伤害同胞。在与苏武相见时,他述说自己当时的苦衷,对汉武帝的昏庸和猜忌表示失望,但内心始终向往回归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