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骂他丑,林青霞“投怀送抱”!“香港顶流”姜涛超越刘德华?

樱碟啊娱乐 2025-04-16 21:34:35

香港铜锣湾的街头,此刻正被一个年轻人的笑容彻底淹没。

26层高的时代广场外墙上,他的巨幅海报遮住了整片天空;双层巴士穿梭在霓虹灯下,车窗上印满的却是同一张圆润面庞。

这位被称作-姜公-的偶像,正在经历职业生涯最魔幻的时刻——当69岁的导演王晶用-人肥歌鸡舞贱-六个字将他送上热搜,全香港突然意识到,流量时代的荒谬剧已演到最高潮。

凌晨三点的微博像被投入燃烧弹,王晶那句-求你滚出娱乐圈-瞬间点燃全网。

这位拍过上百部商业片的老江湖,字字带血地撕开行业遮羞布:-当年刘德华拍《天若有情》摔断腿,张国荣为《霸王别姬》学半年京剧,现在这种货色都能叫顶流?-配图里,姜涛在舞台上的走音瞬间与粉丝挤爆街道的画面形成荒诞对比。

有网友翻出监控记录,发现王晶暴怒前刚在活动后台空等两小时,而姜涛团队此刻正在隔壁包厢开庆功宴。

资本造星的秘密在这场骂战中无所遁形。

2018年《全民造星》的冠军奖杯,不过是姜涛流量帝国的入场券。

经纪公司ViuTV深谙-师奶经济-之道,将这位体重突破200斤的偶像包装成-邻家肥仔-,精准狙击中年女性的情感需求。

数据显示,其粉丝中40岁以上女性占比达67%,她们用买菜钱承包地铁广告,集资百万购买虚拟礼物,甚至有人抵押房产支持偶像演唱会。

这种狂热在4月-姜公诞-达到巅峰:铜锣湾商家集体换上姜涛主题装饰,粉丝制作的3D全息投影占据维港夜空,应援规模远超四大天王鼎盛时期。

老牌艺人的焦虑在数据泡沫中发酵。

曾与周润发合作《赌神》的王晶,亲眼见证港片黄金时代如何凋零。

2024年香港电影票房暴跌至13.4亿,创13年新低;TVB自制剧产量腰斩,灯光师转行卖保险的新闻登上头条。

当金像奖红毯沦为网红打卡地,当古天乐带头降薪仍无戏可拍,姜涛手握20个代言横扫颁奖礼的景象,俨然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有剧组人员透露,现在拍戏要等流量明星做完直播才能开工,某电影因姜涛要拍广告,硬是把杀青时间拖了三个月。

流量与实力的错位正在制造行业黑洞。

姜涛最新单曲《涛声》在音乐平台狂揽百万评论,却被扒出70%数据来自刷单公司;号称-亚洲舞王-的舞台表演,被专业舞者指出动作错误多达12处。

更荒诞的是,当刘德华与姜涛的合影流出,超话里竟出现-过气天王蹭顶流热度-的嘲讽。

这种扭曲的价值评判,让见证过张国荣梅艳芳时代的老影迷痛心疾首——当年艺人靠作品说话,如今却是热搜决定咖位。

在这场新旧势力的对撞中,资本始终是隐形操盘手。

ViuTV与TVB的平台战争,本质是两种造星逻辑的厮杀。

前者用韩国练习生模式批量生产偶像,三个月培训就敢推上舞台;后者守着邵氏电影遗产艰难转型,60岁的郑嘉颖还在演偶像剧男主。

有业内人士算过账:培养一个实力派演员要十年投入,而打造流量明星只需半年营销,后者带来的即时收益却是前者的二十倍。

这种畸形回报率,让香港娱乐圈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死循环。

面对王晶的炮轰,姜涛用一张微笑表情包轻巧化解。

他的超话里,粉丝正忙着将骂战转化为流量养料:-黑红也是红--前辈越骂说明哥哥越火-。

这种饭圈生存智慧,恰好印证了王晶的担忧——当批评都成为涨粉工具,行业将彻底丧失自净能力。

有广告商透露,姜涛团队明码标价:每被大V骂一次,代言费上涨5%。

香港中环的午夜依旧灯火通明,时代广场外墙开始轮播下一位流量明星的宣传片。

王晶删掉了那条引发轩然大波的微博,却在采访中留下警句:-我们这代人见过真龙,所以特别怕泥鳅被当成龙供起来。

-这场闹剧没有赢家,但当交通瘫痪的铜锣湾恢复秩序,当狂热粉丝散去后的街道只剩霓虹闪烁,那个关于-什么才是真正顶流-的灵魂拷问,依然悬浮在香港夜空。

(头条读者互动:你觉得流量明星能扛起香港娱乐圈的未来吗?真正的顶流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0

樱碟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