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读过《论持久战》吗?他们怎么看待的,又是怎么应对的?

瑛悦谈历史 2024-10-18 10:16:58

历史上有着“四大阳谋”,分别是“二桃杀三士”、“围魏救赵”、“推恩令”和“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等“阳谋”,就是说把自己要做什么完完整整地告诉了敌人,不怕敌人知道,因为敌人即使是知道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走下去,这便是阳谋。

这些阳谋,都是建立在己方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有一定能力限制住对方狗急跳墙,直接掀桌子的反扑。

但在我们国家的革命史上,却有一计“阳谋”,是在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几乎举国上下都心生绝望的情况下提出的,也正是这一计阳谋,将我们民族在几近灭亡的情况下拉了回来。

究竟是谁提出了什么计谋,能够起到如此作用呢?

“亡国”与“速胜”

1937年7月7日,随着北平城的一声炮响,“七七事变”就此爆发,日军再也不隐藏自己的狼子野心,开始全面侵华。

仅仅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平、天津接连失陷,四个月的时间内,爆发了惨烈的淞沪会战,成千上万热血儿郎血洒疆场,但依然难以阻挡日寇铁蹄,上海沦陷。

又不过一个月,南京沦陷,丧心病狂的日寇一手造成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的冤魂于九泉下哀嚎不止。

时间到了1938年,几乎半壁江山全部沦落到了日寇的手中,此时距离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也仅仅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一时之间,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一块阴云漂浮在了我们国家的上空,更为危险的是悲伤绝望的情绪,萦绕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毕竟在日寇如此猛烈的进攻下,

在双方国家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真的能够保家卫国,守住我们的家园吗?

渐渐的在社会各界之中,便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说法,那就是“亡国论”和“速胜论”。

一些人认为中日之间实力差距太过巨大,日本兵强马壮、装备先进,我们中国却是兵力羸弱、缺乏外援,中国肯定是打不过日本的,我们国家肯定会灭亡在日本手中,所以大家还不如早点逃出海外去避难,或者说直接投降算了。

然而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速胜论”,那就是中国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日本,必须要召集全部兵力,和日本去决一死战,必其功于一役,要向英国,向美国去借兵借钱借装备,只要能在极短的时日内击败日寇、光复故土,那么英国美国的条件都是可以答应的。

尤其是,在台儿庄大捷之后,“速胜论”的声音在国民党之中越来越大,很快人们就这两种思想争的不可开交。

就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看局势时,也受到了这两种论调的影响,对未来有了一些迷茫。

看到这种情况,毛主席知道必须要对未来作出准确的判断,必须要依靠科学和真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寻找一条出路,必须要给现在的人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毕竟人心不稳,何以言胜?

论持久战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在延安召开了一场抗日战争研究会,在这场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主席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翻阅古今中外各路兵法大家的战争著作,研究了各方各路的经典战役,终于在这场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做出了讲话,就抗日战争的每个问题都做了分析。

从为什么会有抗战的问题,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到提出正确的战争方式,应该是持久战,再到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再到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打法,一共作出了21个部分,120段的讲话。

毛主席讲出,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巨大,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便步入了近代文明,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依靠战争赔款一口吃成了一个胖子,几乎是疯狂的发展着。

在侵占我国东北之后,更是获得了广袤的资源,此刻的日本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想在短时间内战胜他们,绝对不现实,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打不过日本,一定会输。

日本的这场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绝对不可能从心理上征服中国人民,一定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

而且抗日战争是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打响的,作为主场作战,我们其实有很多的机会,我们的战争潜力比日本大了太多太多。

日本虽然目前进攻壮势头看似不可抵挡,但这也是暂时的,我们只要“以空间换时间”,便一定可以拖垮日本。

等到日本再也打不起这场仗了,再也经不起这种消耗了,那么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也就是只要我们不放弃,进行持久战,那么我们一定会赢。

在具体的战术上,毛主席也提出了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相互配合的打法。

这在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我们党和国民党对战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属于这次国共合作之间非常正确的配合方法。

我们党八路军机动灵活,群众基础深,就是可以打运动战、游击战,在敌人的后方开辟战场,让敌人只要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那就是四面皆兵。

国民党人多势众,有着英美等国际支援,可以和敌人去硬碰硬,可以组织大规模的会战,以此来正面抗击敌人,给胜利争取时间。

抗日守土,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只要全民族统一抗战战线形成了,那么就一定可以把敌人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实现全民皆兵。

毛主席的讲话,几乎将中日战争的时代特性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全面概括了。

而且从战略眼光出发,说明了要打持久战的原因,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三个阶段,讲出了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的总方针,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的。

毛主席的讲话完毕之后,在场众人都被毛主席如此深刻、如此宏大、如此智慧的讲话给折服了,最终毛主席的这番讲话经过整理,被刊登在了1938年7月1日的《解放》刊物上,由第43、44两期合刊。

这便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件《论持久战》,而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以及抗日战争最后的结果,完全可以说明《论持久战》是完全正确的。

无解阳谋

《论持久战》一经刊出之后,立刻在中国社会内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被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震惊到了。

对于《论持久战》中所提出来的一些非常新颖的看法,更是以为天人,“亡国论”和“速胜论”这两种论调也很快被打压了下去,因为人们都觉得《论持久战》中说的确实对。

白崇禧在看到了这《论持久战》后,更是直接上报到了蒋介石,和蒋介石多方讨论后,又联系到了我们共产党,最终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广告全国,多方印发《论持久战》,作为抗日战争指导思想。

自然而然的,日本侵略者也看到了《论持久战》,这就是阳谋,堂堂正正的阳谋,不怕敌人知道的阳谋。

《论持久战》是毛主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阐述的中日战争中的发展规律,他所描述的只不过是未来的客观事实,所以我们根本不怕日本侵略者看到《论持久战》。

因为即使他们看到,也没有办法,也无可奈何,日本侵略者即使再神通广大,再凶神恶煞,他们也只不过是人,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改变客观规律。

日本侵华总司令官岗村宁次看到《论持久战》后,久久不能忘怀,对于其中所论述的情况,都非常担心。

很快,1939年到了,《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第一个情况出现了,日本国内以前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源都已经紧急告急,这场仗日本就要打不起了。

面对这种情况,冈村宁次紧急制定了“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方略,就是想逃出《论持久战》中预言的规律。

1939年8月,日本设立了一个“军配组合”,就是为了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将华中地区的棉花、棉布、工业药品,甚至染料,纸张,化肥,砂糖等行业,全部严密控制,这些东西全部以“军需供应”为先。

1940年11月,日本人又成立了一个“输配联合会”,将粮食、棉花等初级农产品全部管控了,开始强买强卖,对所占领地区的经济进行军事管理,同时颁发战争债券,日本华北开发株式会社。

在华北地区发行了55次日元债券,向日军和日本企业提供资金,在东北地区日军则是大肆种植鸦片,种植之后换取战争经费,并且成立了多个日伪军,用中国人去打中国人。

但客观规律就是客观规律,日本即使再怎么挣扎,也终究逃不过客观规律的惩罚。

日本人所进行的种种军事管制,优先供应“军需”,使得他们所占领区域的经济更加凋敝,而其种种强买强卖的政策,简直就是在抢劫,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更加怨恨日本人。

日方发行的战争债券,也不管是日本军方发行,或是日本企业发行的,还是汪伪政府发行的,都很少有中国人前去购买,东北地区的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多少人因为鸦片而家破人亡,这种东西几乎害了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日本人越是如此管控,反而更加增大了我们八路军的实力,因为日本人管控到的大多都是城市,根本无法深入农村。

在农村,很多家庭直接挖个地窖,便能把全家的粮食衣物、蔬菜瓜果等物资藏进去,上面压上石头、盖上浮土,日本人怎么找?

而我们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我们党的根据地大多就是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广泛的工农群众,扎根于广大的贫苦大众,经过日寇如此一刺激,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仇恨心理更深了。

我们反而能更好地激励人民去抗日,各个“堡垒户”、“碉堡户”,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了,日本侵略者反而不得不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清剿”抗日力量,去“维护治安”。

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了《论持久战》后,其思想发生了转变,《论持久战》作为一件伟大的思想武器,其威力越来越显现。

思想的威力

日本陆军航空兵中将远藤三郎,曾是日本航空兵中的精锐。

1940年8月,他曾经亲自驾驶着飞机空袭蒋介石的住所,扔下的炸弹每一颗都精准地命中在了蒋介石的官邸之内,甚至炸起来的土灰都落在了蒋介石的光头上。

1941年10月,宜昌攻防战中,国军将领陈诚带了15个师,将宜昌团团包围,远藤三郎乘坐飞机跳伞进了宜昌,支援日本守军,后来更是突围出了宜昌,拉来了援兵。

可以说远藤三郎是一个深信军国主义,深信武士道精神的顽固分子,一直到他作为战犯被审判时,还是不服不忿的。

但他在阅读了《论持久战》后,却被毛主席的思想所震撼到了,当即嚎啕大哭,1956年,远藤三郎专门前往中国谢罪,将自己的指挥刀留在了中国,为自己过往的行为忏悔。

日本裕仁天皇的亲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国主义分子,他在1943年乔装打扮来到中国,从内蒙走到了湖北,广泛地考察了中国战场的情况,准备向“天皇”提出进攻中国的建议。

但在此时,他看到了《论持久战》,经过阅读之后,崇仁亲王的思想受到了重大影响,他到了侵华日军的总司令部,怒斥岗村宁次的罪行,甚至大喊“日军必败,根本不配和中共对阵”。

1944年,崇仁回到了日本,他联系到了以陆军少佐津野田为首的反战派,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崇仁等人决定,既然说服不了裕仁天皇了,那就直接刺杀日本首相东条英机。

没过多久,在日本内阁中便发生了一场刺杀,崇仁甚至还使用了氢氰酸毒气弹,这就是抱着一定要弄死东条英机的心态去的。

但可惜的是,东条英机见势不妙,跑的非常快,连夜觐见了日本裕仁天皇,事后崇仁便一直被软禁了。

这便是《论持久战》的力量。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论持久战》便是如此浑然天成的战略级思想武器,毛主席以天人般的战略眼光,给处于战争迷茫中的中国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为我们指引了战争的方向,为中华民族的存亡绝续开辟了道路。

时至今日,《论持久战》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依旧可以给我们现代的很多人带来深刻的思想启发,因为他所描述的规律是对的,他所阐述的就是真理。

规律不容改变,真理不如扭曲,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