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开始有了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应该是无名无姓。第一个有名姓留传下来的宦官不是赵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齐桓公姜小白(春秋战国)的竖刁。
竖刁本来只是一介平民,但是他为了得到齐国大王重用,就专门把自己阉割,跑去献媚齐桓公。此时的齐桓公也早已不是年轻时的自己了,他不明是非,认为竖刁为了自己,竟然下得去狠手,可能也是觉得太过新鲜,毕竟竖刁开创了一个新职业,觉得他是个人才,就重用了他,还非常信任他。
而据考证,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太监名叫吴腾宇,今江西上饶人。
太,本是古时候的一个官职。
监,也是古时候的一个官职。
两个字放在一起,就变味了,成了被阉了的宫廷“仆人”代名词。
中原地区一向只有“宦官”,“太监”是少数民族政权的舶来品。
有了朝廷、政权,就有了宦官。
直到先秦和西汉时,做宦官是不要阉割的。
本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皇帝的后宫少不得身强力壮的男性。
但后宫又都是皇帝的女眷,虽说,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就要有点绿。
但皇上发自肺腑的不想被绿。
于是自东汉始,到后宫当宦官的男性,就必须先阉了。
阉了,皇帝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沿袭了下来。
“太监”这个词语,诞生于辽代,代表一种官职,在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部门,都有“太监”。
元和辽都来自北方,元朝的很多习惯沿袭了辽,太监依然是一种官职。
明代,太监和宦官忠于产生了交集:
相当太监的首先必须是宦官,但宦官却不一定就是太监。
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有品级的官员。
到了清朝,太监才真正取代了宦官,成为专称。
清朝嘉庆之前,王公大臣的太监数量没有规定,只要有钱,随便阉、随便割。
可见,不仅皇帝不想被绿,但凡有权有势的男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被绿。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就得封建王朝的一切陋习都被废除,人民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这是从前都不敢相信的。
农民都分得了自己的土地,过去的卖身契等等也都被废除,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得到了自由,却很难融入社会中去,他们只得都聚集在寺庙一起生活,这里面就包括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
新中国解放后他就在寺庙中过着隐世生活,30年来从不洗澡,他一生遭遇坎坷无数,却淡然处之,最终体面的在寺庙度过了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