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州积石县的地震,伤亡为何如此惨重?

太璞石 2023-12-19 14:41:53

据中国地震台网公布信息,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截止12月19日6时,共记录到余震275次,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7次;3.0级以下余震266次。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3人死亡,甘肃、青海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鉴于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情严重,国家已将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地震发生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144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救援。甘肃省卫生健康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指导派出33辆救护车等专业车辆和173名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青海省派出68辆救护车,40余名省、市专家在现场开展救援。

甘肃临夏州这次地震造成如此大的伤亡,究竟原因何在呢?

首先,中国地震局专家表示甘肃临夏州的这次地震是逆冲型地震,虽然地震震级不是很大,严重破坏区域小,但是引起的地面震动非常强烈,极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山体崩塌和滑坡,容易造成较大的人身伤害;震中所在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这里广泛分布青藏高原向东北强烈挤压形成的逆冲型断裂。甘肃临夏州的这次地震和今年摩洛哥大阿特拉斯山6.9级地震具有相同的特点。

其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在深夜,人都处于休息或者深度睡眠的状态;地震发生时,处于沉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响应和躲避,再加上夜晚可视度低,不易分辨高空掉落的物体,以致于造成如此之大的伤亡。这就和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有些相似。

然后就是余震频发导致的二次伤害。余震虽然比主震要小,但威胁也不容小觑,余震极易导致脆弱的建筑再次被破坏,频繁的余震也容易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的产生;最后,房屋抗震性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气温过低,救援难度大等因素也占了伤亡大的一部分原因。

地震灾害作为威胁着人类安全的不可抗力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极易产生连锁反应的特点。自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可以预测地震的地动仪开始,地震监测和预警就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我国也通过深入研究地震孕育条件和过程,努力将地震预报向减轻地震灾害的实用化方向发展,以期达到减少损失,降低伤亡的目标。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在地震发生时,能采取何种手段进行自救呢?

第一,手机要下载地震预警类的手机软件。手机作为我们日常交流、娱乐的基本工具,可以说是随身携带;即使睡觉也不会放置在离你很远的地方。地震预警软件能在地震来临前的几秒甚至十几秒前,给你发出预警。不要小看这几秒钟,首先他明确告诉你地震来了,其次他足够位于低层建筑的人跑到户外。现在有的手机自身就带有地震预警的功能,你只需要让他启动即可。

第二,要保持冷静,在地震来临时,对自己所处位置进行评估。如果处在底层建筑物内,那么不要犹豫,赶紧撤离到户外空旷地方,同时要注意高空坠物;如果在高层建筑内,那么要远离阳台、窗户和电梯等危险区域,及时寻找掩体,一般要找开间小,有承重墙的角落,同时要降低自身重心,护住自身要害部位,牢牢抓住坚固部位,防止晃动。等到震感结束,迅速逃离到户外。如果撤离不到户外,要找到有水源的地方,收集尽可能帮助到你的物品,如食品、水、药品、救援哨子、手电等,提升自己存活的几率,等待救援。

第三,要做好应急物品储备。家中要常备一些应急物资,比如瓶装饮用水、方便面等食品,多功能军刀、应急逃生绳、保温毯等应急工具,抗感染、消炎、纱布绷带等应急药品材料,求救的救生哨、具有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等应急物品。要把这些物品整理放在方便拾取的地方,并注意物资的保质期并及时更换。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学习防震避险的知识,如果可以的话,学习一些结构力学的知识,这有助于提升自己在地震中寻找掩体的几率,同时更要留意生活中的紧急避难场所。

甘肃临夏州的地震救援仍在继续,震后七十二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我们为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们默哀,同时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被解救。

图片系网上下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