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除夕,我们47岁的志玲姐姐喜得牛宝宝,为她欣喜之余,作为生殖医生的戴医生首先联想到的是高龄生育的问题。
现代快节奏生活,结婚和生育年龄推迟已经是社会通病,而三孩政策落地,不少“70后”年过四十心里蠢蠢欲动,想要“把握最后机会”。
那么关于高龄生育,你了解多少?戴医生和你们聊一聊。
35岁是“高龄产妇”分界线,志玲姐姐也是一样。有媒体回顾了林志玲在2019年结婚之后的艰辛求子之路,据报道,她在39岁时就已经冻卵10颗,婚后3年才终于成功升级妈妈。
在医学上,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普遍被认为在25~34岁之间(男性为27~35岁),无论是母亲自身的孕产并发症,还是胎儿的异常或不良预后,都处在风险最低的时段。因此,35岁也被界定为“高龄产妇”与“普通产妇”的分界线。
不过话说回来,演艺圈里“高龄生育”的例子屡见不鲜。
据说刘德华之妻朱丽倩产女的年龄为46岁,林青霞42岁生下第一个女儿,47岁时生下二女,伊能静也是47岁才生的女儿。确实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人类生育记录不断被打破。
在2年多前,印度女子Erramatti在74岁产下双胞胎女儿。
辅助生殖技术也不能当"生育保险"。
有统计数据表明,小于35岁的女性,每个IVF周期的活产率为33-45%;35-37岁的女性为26-35%;38-40岁的女性为16.9-25%;41-42岁的女性为8-10%;43-44岁的女性为3-5%;大于44岁的女性一次取卵周期的活产率仅为0.8%。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十几年前曾对广东万名女性的生育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以广东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而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在48~49岁之间。而绝经前5年,女性事实上已经丧失了自然受孕能力。
45岁以上的超高龄备孕女性,我们的试管助孕策略是争取调整身体状态,尽早等到最好的卵子周期出现,抓住一颗好卵,变成一个健康的孩子。而遇见好卵的概率,随着年龄增加还在不断降低。
传统观念内,认为男性年龄对生育影响比较小,是这样吗?
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当妻子处于小于25岁的最佳生育年龄段时,丈夫的年龄对夫妇的生育有怎样的影响呢?
当丈夫处于35岁以内的青壮年时期,夫妇达到成功受孕需要的平均时间是6个月;当丈夫年龄处于35-40岁时,成功受孕需要的平均时间是12个月左右;而当丈夫年龄在40岁以上,成功受孕的平均需时则延长到24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女方年龄相当情况下,男方年龄超过35岁,年龄越大,成功受孕需要时间越长。可见,老夫少妻的生育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所以如果想备战高龄生育,夫妻双方需要在“身、心、钱、人(帮手)”方面做好周密准备。
首先,要规划好孩子来临后的生活,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确保经济方面不会遇到大麻烦。
其次,尽快向生殖医学专家求助,摸清自己的“生育力”。
另外,根据医生指导,严格细致地做好各项备孕前的检查。不要犹豫,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以节约备孕时间,尽快解决生育问题。
本文转载自戴雪医生科普文章,版权归戴雪医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