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梦这个名字,现在年轻人可能有点陌生,但要是在五年前提起她,那可是娱乐圈响当当的明日巨星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被大导演抢着要的姑娘,现在连短视频平台评论区都沦陷了?满屏都是耍大牌专业户苹果公主的嘲讽,看得人直摇头。前两天我刷到个视频,有网友把她在《隐秘的角落》里的片段配上给我找两个一样的苹果的鬼畜音频,播放量直接破百万,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红?
记得当年李梦刚出道那会儿,真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北京电影学院那帮老师提起她就两眼放光,说这姑娘在排练室能待上三天三夜,揣摩角色比吃饭睡觉还上心。有次张丰毅来学校讲课,看了她的即兴表演当场拍大腿这丫头将来准能成角儿!果不其然,《白鹿原》里那个倔得像头小牛犊的白灵,让她一夜之间成了观众心里的白月光。那时候的娱乐新闻标题都是下一个章子怡谁料到后来画风突变?要说转折点还得从《老腔》剧组说起。那天导演高峰在发布会现场脸黑得像锅底,当着二十多家媒体的面直接开炮我们剧组庙小,供不起这尊大佛!原来李梦头天晚上突然玩失踪,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急得制片人差点报警。后来才知道,就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戏份不够出彩,闹着要改剧本。这事儿在圈里传开后,有个场务大哥在微博上吐槽见过要加戏的,没见过要加戏加到让男主角改行当配角的真正让她出圈的还得是那个著名的苹果事件。当时拍《隐秘的角落》削苹果那场戏,演得好好的非要换个角度重拍。道具老师跑遍三个菜市场找苹果,她坐在折叠椅上翘着二郎腿这两个苹果纹路不对称现场三十多号人就这么干等着,最后导演咬着后槽牙说要不咱们改吃橘子?这事儿后来成了行业笑话,现在剧组招道具师都得加条备注:能辨认苹果纹路者优先。
其实仔细想想,李梦这些毛病早就有苗头。听说她小时候爷爷奶奶宠得跟眼珠子似的,要星星不给月亮。有回学校老师怀疑她涂口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湿巾擦她嘴,这事儿搁谁心里都得留疙瘩。但成年人的世界哪能永远任性?去年有部大制作本来定了她当女二号,临开机前投资方突然变卦这姑娘演技是没得挑,可谁敢保证她哪天又闹失踪?现在打开电视,偶尔还能看见她演些边边角角的角色。有场戏她演个被丈夫抛弃的妇人,演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我盯着屏幕突然想,要是当年她能把这股劲儿用在为人处世上,现在说不定早拿影后了。前两天看见她在直播间里卖货,介绍个苹果都要强调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评论区瞬间炸锅,满屏的哈哈哈和苹果表情包。这事让我想起老家隔壁王婶说的话做人就像揉面团,太硬了容易裂,太软了立不住娱乐圈看着光鲜,说到底还是人情世故的江湖。有天赋的人就像揣着金饭碗,可要是碗底漏个洞,再多的金子也得漏光。听说现在新人进组前都要上职业道德课,不知道李梦要是晚生十年,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话说回来,咱们普通老百姓看明星八卦也就图个乐呵。但仔细琢磨琢磨,李梦这事儿还真给职场人提了个醒。您说现在哪个公司没几个天才型员工?本事大脾气更大,开会怼领导就像吃家常便饭。可现实不是电视剧,没那么多主角光环护体。就像我表弟公司那个技术大牛,去年因为抢同事功劳被孤立,现在只能在家接外包单子。所以说啊,本事再大也得学会端碗的姿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最近听说有导演想找李梦拍纪录片,主题是娱乐圈沉浮录要我说这主意不错,保准比那些虚构的职场剧真实多了。要是真拍成了,您会去电影院看吗?反正我肯定买票,就冲着她削苹果那个经典镜头,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