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抵触心理严重,家长该如何应对?这些方法不妨试试

老张健康说 2022-01-07 23:39:11

小时候乖巧懂事,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慢慢变得叛逆和不听话,总是做出很多让家长抓狂的行为。准确的说,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抵触心理,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明显特征。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抵触心理,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不同,有些比较激烈,而有些相对含蓄。抵触心理或行为,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因此家长特别苦恼,不知该如何解决。

面对孩子的抵触,家长们的态度也是略有不同。要么妥协,要么降低要求,要么选择忽视,要么直接开启“打骂”模式。

习惯性妥协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而降低要求的家长,只会教育出没有原则的孩子;直接忽视孩子行为的家长,最后可能收获一份降到冰点的亲子关系;而直接选择打骂的家长,应该是最错误的方式,被打骂只会使孩子的抵触心理更加严重。

关于孩子的抵触心理,家长该如何理解呢?

成长路上,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而抵触心理,又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所以家长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而是要保持平和的心理。

到了特定的阶段,家长要看到孩子想要长大和独立的渴望,抵触心理就是最好的标志。内心渴望独立,想要冲破父母的束缚,却不懂如何表达。于是,就借助抵触的心理表达言行,只是想让父母看到他们的改变,看到他们想要表达自我的想法而已。

可见,抵触心理并非家长以为的不听话或者叛逆,而是孩子成长的标记。在抵触心理的背后,是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被关注,渴望自我认同感的心理。而导致孩子出现这一行为的最大原因,居然是父母,真的有些令人难以相信。

这些孩子,最容易出现抵触心理

1、父母关注较少

对于孩子的事情,很少抽出时间和心思去关注。在父母看来,只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就足矣。但其实,孩子需要的是被关注,尤其是情绪方面,真的很希望被父母关注,然后给予适当的安慰。若是得不到满足,就会以抵触心理表现出来。

2、父母否定

嘴上说着“自由教育”,可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却总是被否定,从来没有得到过认可。父母的否定行为,或许是出于好意,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但是否定的次数多了,孩子会有强烈的挫败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和行为。

3、父母强迫

过于强势的父母,也容易教出抵触心理的孩子。因为父母从来没有做到过“尊重”和“理解”,不管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想法之上,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在强迫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也不会愿意配合父母。

看来,导致孩子抵触的元凶,还得要追溯到父母身上。所以,聪慧的父母应该积极采取对策,而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打骂对待。此刻,孩子正处在人生的三岔路口,若是父母的方法不对,很可能会把孩子推向错误的深渊。

对待孩子的抵触心理,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给予合适的关注

孩子需要关注,这是父母应该给他们的尊重。当然,关注也要适度,千万不要过度,不然也会有副作用。当孩子有消极或者不好的情绪时,父母可以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建议,先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然后再根据事情给予建议。

2、试着接受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所以接受孩子的抵触行为和心理。成长,本来就是一场自我学习和感知的过程。可能此刻的孩子并不知道抵触心理的危害,更不知道会有哪些严重的后果。所以家长先接受,最后再和孩子平静的沟通,这些坏情绪很快就能过去。

3、不否定也不强迫

从此以后,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就算是错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所有正确的答案,不都是从错误中找到的吗?只要孩子愿意尝试,这就是一种成功,父母应该庆幸。同时也不要强迫他们,家长的好意,孩子现阶段还不能理解,强迫也没有意义。

做个聪慧有远见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抵触心理及行为表现,欣然且平静的接受。然后教会他们更多表达情绪的方式,而且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相信以后那些抵触心理或行为都会慢慢消失。

0 阅读:11

老张健康说

简介:和大家一起分享健康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