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援引外媒消息,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方案。玉渊谭天昨日报道称,中欧双方团队已经就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开始接触。更早时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商务部发布的信息也指出,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在寻找新的贸易策略。尤其是美国频繁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使得中欧贸易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最近欧盟考虑用“最低价格”,来代替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他们正就这个方案和中国进行商谈,希望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这种做法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洲,价格不能低于欧盟设定的最低标准。以此来保护欧洲本土汽车产业,同时避免直接的关税对抗。
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国车企来说,“价格承诺”是把双刃剑。如果3万欧元“地板价”落地,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可能被迫“冲高”,推出高端车型;而主打性价比的五菱、哪吒等品牌,可能转向东南亚、中东市场。欧洲车企则“几家欢乐几家愁”。大众、宝马等传统巨头担心中国车企“降维打击”,而特斯拉柏林工厂却偷偷乐——Model 3在中国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0%,即便定3万欧元,利润仍比本土车企高。中欧电动车谈判这场“大戏”,本质是绿色产业主导权争夺。
目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车企采取的是加征差异化的额外关税,即在现行10%的进口汽车关税基础上,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18.8%和35.3%的额外关税。整车厂商:在欧洲市场有布局的整车厂商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极星、极氪、赛力斯、奇瑞汽车、零跑汽车和东风汽车等比亚迪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是其在欧洲的第一家乘用车整车工厂,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冯德莱恩(资料图)
尽管部分国家表示愿意对美零关税,但美方并不满足,几天前特朗普公开表示,如果75个国家不能在90天内与美方达成协议,加税还会继续。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似乎已经认清形势,前期欧委会负责人冯德莱恩与中方通电话,商讨应对美方的加税政策;据官媒发布的消息,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决定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这为欧洲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税政策提供可能。
对此,欧盟或许心里也有数,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欧盟部分官员已经确认,美欧关系永远不会回到过去,因此当下欧盟正在加紧努力在其他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冯德莱恩更做出明确表态,称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如果欧盟真的已经下定决心做这样的决定,那么就意味着特朗普已经彻底失败,他的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迫使各国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以后全球各国的进口将必须以美国为核心,反而造就了一个“去美国化”的贸易体系。
美国政府(资料图)
事实上,一开始听到特朗普要加税的欧盟,同样放话要报复美国,冯德莱恩还透露欧盟已经拟定了计划,结果特朗普的政策落地,欧盟反而怂了。这也再度证明,欧洲想要摆脱美国的影响,但根本没有魄力去对抗美国的霸凌。相反,这回冯德莱恩还表示,担心中国商品会转移到欧洲冲击市场。要知道,对抗贸易争端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以更少的支出,去稳定自身的市场,避免高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