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才看清楚一些事,原来房是可以不买的,婚是可以不结的。

遥想我们父辈那一代人都是热衷于自己在农村买块地,然后修一栋大大的房子,十来口人生活在一起。
日常所需也基本可以实现自产自销,每家人都有着一亩三分地,顶多再买点调味料就行。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面有种葡萄树,橘子,核桃,每当成熟的时候总能挂满树枝,现在虽然出门就能买到,却再也吃不出同样的味道。
农村的房子都是独门独户,想要去同学家串门都要走好久,村子里的人彼此住的很远,心却很近。
现在大家都往城里搬,和邻居门对门住着却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
商品住宅房应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紧接着到2004年开始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1、一切都从我想有个家开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房子和家划上等号,我想有个家变成我想有套房。
走在马路边,公交车站,商业街,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广告,城市核心地段,出门就是地铁口,交通便利,设施齐全,这些文案频繁到小孩都会背。
就算你不想买,你的女朋友,丈母娘也会用各种方法让你买。
这年头你连房都没有,还想娶我女儿,简直痴人说梦话,不过换位思考,做父母的人都希望儿女生活能过得更好。
只要你还在俗世就无法避免这些情况,我回家也经常能听到父母说某某人在城里买房,某人嫁的老公家里有几套房等等话题。
大环境给你一种感觉就是不买房就不对,人生就必须要买套自己的房才算完整。
外界无时无刻都在给你暗示,直到你思维被同质化,开始坚信买房头等大事。
但高昂的房价让你有心无力,哪怕掏空父母的钱包都相差甚远,正在你头痛的时候,销售顾问会上前为你排忧解难。
他会告诉你,全款买房都是傻子,按揭贷款才是主流,你想了想似乎确实如此,身边的人好像都是按揭买房。
当你还沉浸在万家灯火也有一盏为你而亮的时候,30年的房贷已经悄然爬到你肩上。
开发商只需要几张图,一道大门就能让人排队交钱。
2、梦开始醒了
前两年高位买房的人有多少哭晕在厕所,短短仅过去几百个日夜就亏掉首付。
在大家印象中房价似乎是一路攀升,虽然偶尔有点小波折,顶多也就局部影响。
直到这次被镰刀割破了钱包才叫些许多装睡的人,本想通过买房要抵消通货膨胀,没想到反而让资产快速缩水。
其实买房并没有错,错在很多人明明没有供房的能力,还要强行通过借贷的方式入场,更有甚者首付都是靠借。
就如同看见火车要开走就匆忙上车,却没有问清楚前进的目的地,泡沫破碎的时候只留下一地鸡毛。
现在一大波年轻人开始崇尚不结婚,不买房,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破开这个难解的局。
能不能破局尚未可知,不过目前房价确实下降很多,例如以前热门的学区房也变得不再抢手。
一房难求的场面成为过去式,供需关系发生转变,期望在未来房子能够回到居住的属性。
其次是现在属于自媒体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不再像以前一样好忽悠。
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绝大多数的信息壁垒已经打破,老百姓已经开始觉醒了。
应该是男人开始觉醒了,自己生活多爽,自己赚钱自己花,根本不用愁,也不要生小孩,生出来也继续受穷不如不生。
不觉醒不行啊
不是觉醒,而是快觉醒了
自己穷没办法,儿子还是穷!不生
还有一部分憨大没有觉醒,还在做房地产的美梦。
主要是自己活很爽,彩礼能换多少个不重样一次性的。而且现在还有人愿意花新车价格买个二手车。花几十万买个2尺睡觉的狗窝,每年还要搭上几千元的狗粮[呲牙笑]
不是,是真没钱。
房子是要买的,只是现在买不起,婚是要结的,不喜欢人家卖女儿,也不喜欢娘娘腔
这叫报应。
真正觉醒的是小编,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对,只要所有年轻人都不结婚生子,估计50年后房子可以白住,虽然有点烂,房里还有白骨,但打扫干净也能够遮风挡雨。
不觉醒就得被他们玩死
以前房子好住,现在的房子就是垃圾
时间,才是解决当前住房所面对的问题的最终武器![抠鼻]快则20,慢则30年。
本来是看客偏要入戏,最后活成四不像大眼瞪小眼发呆
一亩三分地是怎么算下来的?我们这边二分地都都到
以后的人起码继承老一辈三套房子,房子多了卖把册老去
uc上的文章和广告真特么
管好自己的心亩三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