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深受器重,在晚清时期口出狂言,预测出未来50年的形势动荡,说出大清崩盘的大逆不道之语。
他身居高位,却甘愿退隐,不愿置身于激流与动荡中的官场。
之后大清的运势像被他安排好一样,急剧消亡,甚至出现了他预想中的军阀割据局面,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不走寻常路
赵烈文生于1832年,家中出现过多位仕途上的名人,父亲在仕途中也有着自己的影响,曾任湖北按察使。
在此家庭中长大的赵烈文从小便聪明伶俐,年仅四岁便已经进入私塾学习知识,年轻的时候就因为自己的才能让自己闻名。
但是他的仕途之旅却并不顺畅,三次进考科举都遗憾落选,他也并未因此放弃自己,反倒是停止了自己向仕途前进的脚步。
他的这种行为在那个时代,实属另类,毕竟赵烈文的肚子里是有真墨水的,但是因为几次的失败彻底放弃走科举这条路。
放弃仕途并不代表他放弃了追求知识的脚步,赵烈文在家中认真钻研经世的学问,研读史书,曾立志要通读《二十四史》,他也没有食言,即便在他日后繁忙的日子里,他仍坚持,最终也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在家中攻读史书也并没有 局限他自己,他深知读书是需要学以致用的,在家中也十分关注外界的信息、世界的格局。
他不但熟读历史史书,并且还研究易经,在每到大事发生之时,都会进行卜卦来寻求帮助。
也正是因为他有真正的本事和气节,也因此受到曾国藩的赏识。
凭本事赢得尊重
在咸丰五年,在周腾虎的推荐下,也正好是因为曾国藩缺乏人才,赵烈文也闲赋在家。
于是便向曾国藩推荐赵烈文,想要让他成为曾国藩门下的幕僚。
起初,曾国藩看出赵烈文有自己独有的锐气,便打算将其带往自己的部队当中打磨一番。
可没想到,赵烈文非但没有被军队的氛围所震撼到,反倒是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认为湘军这支军队的军气已经不足了,引起了曾国藩的不满,觉得赵烈文是在讲空话。
聪明的赵烈文也看出曾国藩的不满,但并未多言,提出母亲生病,需要返回家中照看。
但谁曾想,就在赵烈文还没有出发归家的时候,曾国藩的湘军便打了败仗,这也让曾国藩意识到赵烈文并不是一个喜欢讲空话的人,便及时挽留他。
也正是因为赵烈文敢于进言,并且也不是纸上谈兵的假本事,深得曾国藩的赏识,两人就军事问题彻夜长谈,而赵烈文也是越来越受到曾国藩的器重。
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借助他人的势力提升自己的官职。
辞官归乡
但赵烈文一生当中的仕途并未走远,由于自身性格使然,他并不愿意打着曾国藩的名号去提升自己的官职,他也不过是想要为百姓做事,为大家做好事。
他最高任职不过是成为了知州,但是他始终为百姓做实事,面对冤屈亲自下案审问,爱戴百姓,事事都是亲力亲为,在当地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不愿意升官发财,只是想着能够满足生活就可以,在任职多年之后还乡归隐,并且终生并没有重回仕途。
他的归隐生活十分的逍遥,接连娶了两个妾,加上之前总共有着五位老婆,日常生活中赵烈文主要是在自家中研读历史书籍,偶尔也会出门游历山水,或是找自己的知己朋友相聚。
能够做到如此,只因他似莲花,身处泥潭却也看得清看得远。
在1867年7月,赵烈文与曾国藩于夜间交流之时,却讲出了一个让曾国藩无法接受的预言。
预测大清灭亡
赵烈文预言大清王朝将在五十年内走向灭亡,而整个国家也将陷入战乱,分别被不同的势力所占领。
曾国藩作为清王朝的国之栋梁,有了他和其他人的奋斗与努力,才带来了清朝的兴盛,但对国家兴亡了解甚多的曾国藩明白清朝光芒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危机。
但是他认为可以通过自己或其他人的努力,一起拯救这个朝代,即便政治变迁,清朝也可能会像以往的南宋朝一般,朝廷南迁,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但是赵文烈认为清王朝得到天下实属偶然,并且为了震慑国家在入关时曾大开杀戒,罪孽深重,恐怕清朝会直接分崩离析,并不会出现南迁的行为。
在当时的朝政当中,官场内部黑暗无比,真正有能力有作为的能者却无法深处高位,反倒是溜奸耍滑之辈才能在朝中如鱼得水。
这样反过来的的“优胜略汰”,也就导致朝中没有可用的忠义之士,也就导致如此的朝廷氛围,没有人站出来抗争,渐渐地导致朝廷的垮塌。
当时的清朝官员大多腐败,毕竟正常所发放的俸禄根本无法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一品官员的俸禄也不过是180两,禄米180斛。
这根本无法维持官场上的走动和日常生活,以至于清朝时代朝中的腐败成为了常态,
如此情况之下,不贪反倒成了“另类”。
油滑之人操纵大局,忠义之士退避三舍,朝政的衰败,人才的逐渐埋没,也就导致在面对危机之时没有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也就最终导致使得清朝灭亡。
总结
历史验证出赵烈文的预言的真实,清王朝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去,接踵而来的就是他所预言的国家动乱,军阀割据的场面,不过两人却并未亲眼看到自己预言成真的那天,也倒是一种幸运。
来源:
1、台海网2015年9月17日《赵烈文:清朝不出50年必亡的高人》
2、世界华人周刊2018年3月23日《他提前50年预言大清灭亡,娶5老婆,盖1座大房子,写200万字日记》
3、中华网2021年7月29日《曾国藩竟准确的预言出50年国运》
文|奕
编辑|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