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人心可能是世上最难琢磨的东西了。
尤其我们小时候的感情,非黑即白更加纯粹,和同学间一不小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不一对小学生因此就闹起了“绝交”。
还记得您上小学时最看重的是什么么?
没错,就是友谊。
我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根据我对孩子的观察,发现小学的孩子最在乎的就是友谊,有时因朋友而开心,有时又因朋友而难过,实在难过得厉害,这不就闹起了绝交。
其中,有一对小同学的绝交书,堪称一绝。
他这样写道:
本着互相仇恨之目的,在此绝交。
从今以后形同陌路,两不相干。
你掉河里了我不救,我跌倒了也不用你扶。
我结婚了你别来,你的葬礼我也不去!
我上大学不用你祝贺,你犯罪进监狱我绝不探望!
说到做到,哼!
哈哈哈,不知您看了这份绝交书啥感觉,我是挺佩服小伙子的思维。
“我的婚礼你别来,你的葬礼我也不去”,看来以后是要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谁想到最后来了一句狠的:每天最多说三句话。
前面酝酿的情绪一下子破防,小伙子真挺会想的。
网友们看后纷纷表示:
小学生上一秒绝交,下一秒同吃一块雪糕。
今天开始绝交,绝交就绝交;你还我橡皮,你还我辣条!
那不如和好吧。
想想,和同学绝交当时一定很生气,所以就用绝交书这种方式来表达情绪。
另外,小学生在和父母相处上,因不会表达情绪,有时也会采用一些不一样的方式,比如有位三年级的学生,就给爸爸写了一份特殊的“绝交书”。
三年级学生写给爸爸的绝交书,爱与希望都拉倒!妈妈看后笑得手抖自从80后和90后当上父母后,这届家长的画风尤为不同,父母更喜欢和孩子玩梗、开玩笑,有时一不小心就惹得孩子要和父母绝交,尤其是遇上那些“不靠谱”的老爸。
这不有一位三年的小学生,可能父亲的某些逗乐行为惹得小伙子出离愤怒,实在受不了了,给爸爸写了一个绝交书。
他这样写道:
爸,咱俩绝交!
什么爱与希望,都拉到吧!
哈哈哈,一看小伙子是位东北人,一着急拉到都出来啦,可见对父亲的行为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网友们看后也深有同感,纷纷表示:
有位极不靠谱的老爸是什么体验?我能长这么大全靠运气!
那就算了吧,再爱都曲终人散啦,什么爱与希望都拉到吧!
说起以逗孩子为乐的老爸们,小学生们诸多感慨,摊上这样的老爸,只能来个绝交书聊以慰藉。
而妈妈看了孩子的绝交书后,笑得手抖,实在是没办法“退货”,谁想到他竟是这样的老爸?
看了上面的绝交书,有些人认为小学生的绝交书“幼稚”、“不应该”,甚至觉得孩子动不动就和同学绝交思想不成熟。
其实“绝交书”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侄子今年读初中,他说他在小学时也给同学写过绝交书,现在看着这些绝交书挺好笑的,但当时真的很生气。
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为啥会和朋友闹绝交?为啥前一秒好好的,后一秒就突然冲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其实,这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此时情感发展明显,但大脑中负责冲动控制的脑区——前额叶,还未发育完善,所以有时会无法控制情绪,容易激动和冲动,也就会出现和朋友闹“绝交”的情况。
其实,写“绝交书”是孩子表达情绪、释放委屈、释放烦恼的一种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情绪调节不是抑制,而是对情绪的维持和加强。
简单地说,就是当孩子和同学闹矛盾非常气愤时,我们告诉孩子你这样不对、不应该怎样怎样,这样的处理方式,孩子的愤怒情绪反而无法释放。
而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依靠,当孩子说出来、释放情绪后,我们再慢慢引导,这样调节反而更好些。
另外,小学的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根本不在意自己说了什么。
就像网友说的:上一秒还闹着绝交,下一秒就同吃一块雪糕。
所以对待孩子和同学的“绝交”,我们理性看待,客观公正地化解,教会孩子更多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同时孩子的矛盾不加入成人的因素,也会更好些。
最后,对那些逗趣的家长,小时候可能想着要和父母绝交,长大后才发现,有这么幽默的老爸,其实是一种幸福,让人羡慕的幸福,您说呢~
有人说过:孩子的情绪如同一面镜子,它不仅照出孩子的心灵,也折射了父母的教育。
有时,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我们无数个笑容,给孩子一个好的情绪,他会还我们一个好脾气。
尤其当我们长大了才发现,多几个真心好友有多好!所以朋友间还是少一些“绝交”,每天再多说几话,更好些,您说呢~
感谢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日话题】:您觉得这些绝交书有趣么,来聊聊吧。
我是格桑花谈教育,8岁女孩的妈妈,喜欢我就点个赞、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