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嫁给王标的那天开始,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他是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以后的帮衬和补贴都少不了。
我跟王标是老乡,大学时候的老乡会认识的,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工作。我家在县城,他家在县城下边的乡镇上,我是独生女,而他家有兄妹三个。
论经济条件,自然是我家更上一筹,父母都是退休人员,有退休金。而王标母亲就是家庭主妇,父亲在村里搞养殖,就是小打小闹,没挣到啥钱。
我们在省城工作三年后,结婚生子,后来买了房子,彻底扎根了下来。
王标作为家里的老大,为父母分忧是分内事,那些年弟弟妹妹还小,弟弟上大学第一年的学费都是我们出的。
好在苦尽甘来,弟弟妹妹都长大了,不要我们怎么帮衬了,他们都能自食其力了。
王标的弟弟大学毕业后,考了外省的公务员,在那边结婚生子,而妹妹就嫁到了我们县城。
公婆身体还算硬朗,我们三家人就过年过节能回老家聚在一起,相处还算融洽。

这份融洽持续到去年春天,因为妹妹的儿子要上小学了,觉得县城的教育没有大城市好,琢磨着来省城看看。
她这样跟她大哥说的:要不是因为孩子上学,我们也不会拖家带口的去省城,想着你们在,有个照应。
毕竟是自己亲妹妹,都这么说了,王标跟我只能表示,随时欢迎他们一家来。
妹妹一家为了孩子上学来,肯定是常住,而且没房子落不了户口,就没办法上学。
他们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要买房子,但省城的房价不低。
我们的房子也不是在市中心,妹妹一直说人生地不熟地,想离我们近一点。
后来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她们在省城的郊区买了套70多平米的老房子,虽然附近不是市重点小学,但配套的公办小学和初中也不差。

妹妹两口子挺满意的,主要是离我家也就20多分钟路程。
从买房到装修,从落户到搬家,我跟王标是出钱又出力。
看着妹妹稳定了下来,我跟王标都松了一口气。
3这个妹妹是家中最小的,从小就是被捧着长大的, 虽说在农村,但农活这些基本没干过,下厨也轮不到她。
之前在县城里,一日三餐有婆婆照应,她们三口就是吃现成的。
现在来了省城,一切要靠自己了。
小妹之前是自己开店的,就是那种小饰品店,现在她表示,先不找工作,熟悉下环境,接送孩子上下学。
妹夫在老家是干装修的, 来省城也能找到工作,但暂时俩人都没想过工作,说等这学期过了,过完年再找。
毕竟是他们小家的事情,就算作为亲哥嫂,也不能干涉太多。
以前我跟妹妹来往也不多,主要是过年过节会在一起,其他时间联络也不多。

自从妹妹一家搬过来后,三口就成了我家的常客。
一周七天,至少有五天在我家吃晚饭,开始觉得是亲妹妹,吃顿饭就是添双筷子的事。
但后来慢慢地察觉出,这妹妹一家太懒了,也太没有边界感了!
4在我家吃过半个月饭后,小妹夸我做饭好吃,买了几根葱给我。
我发现他们可从来没把自己当外人,后来的很多次,他们一进门看到零食、水果,就直接开吃,跟在自己家一样,或者说比在自己家还舒坦。
他们就是纯粹来吃饭的, 吃完也不帮忙洗碗和打扫卫生,吃完就坐在那里刷手机,跟她哥聊天。
我成了他们老妈子了,本来我只要买一点菜,做我们三口的饭菜,现在每天都要问,他们来不来吃饭。
问了几次,妹妹索性跟我说:嫂子,你做饭太好吃了,不用问了,你看着做吧,我们都不挑食。

就这样来我家蹭饭俩月,除了那几根葱,还买过一两次熟食。
而我就在搬家那天去了妹妹家房子里,本来乔迁之喜要在新房子里吃饭的。
但妹妹两口子说做饭太麻烦了,就买一些熟食在新房吃了。
我曾经跟老公说,让他委婉告诉妹妹,以后孩子上学,也是要做饭的,现在学做饭很简单,网上食谱太多了。
老公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就侧面提醒了两口子,但俩人依然我行我素,只是又买了几次菜。
后来我索性不在家做饭了,有一周我借口单位加班,带着孩子在外面吃,老公的饭自己解决。
老公跟妹妹说了后,她没回复,就这样渐渐来往少了。
老公后来觉得小妹可能误解了,还试图跟她解释来着。
何承想,小妹的脑回路跟我们不一样,她又开始带着老公孩子来蹭饭了。

我苦不堪言,只能自己来做这个恶人了,直接就挑明了跟小妹说了!
当然说出来有点尴尬,小妹愣了好一会儿,直接说我知道了,拉着老公孩子就走了!
5之后就快过年了,小妹一家孩子一放假就回老家了。
我们是等到大年三十前才回去,一家人依然其乐融融,就是小妹对我冷漠了很多。
我知道原因,也没刻意逢迎,待了几天我们就回来了。
回来后,老公跟我说,他把妹妹跟我的事给父母说了,与其让父母看出来询问, 不如主动说出来。
我惊讶不已,因为在老家的几天里,公婆并没有就这件事对我有什么不同。
老公说,父母是站我们这边的, 以前妹妹老小,家里宠着,但现在长大了,凡事都要靠自己了。
婆婆还说,我俩上班忙,还跟小妹打招呼,没事不要老去哥哥家麻烦他们。
还好公婆明事理,我问老公,以后怎么跟小妹相处啊?老公说,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再是亲人,也要先顾好自己的小家啊!

再说,马上两口子都要上班了,据说都找好工作了!
我点头,这倒是个好消息,上班后也能快速融入生活,想法也会变。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做人要有边界感,不管再亲的人,都要换位思考,理所当然多了,可能距离反而远了!
(作者:璐儿十三,食人间烟火,品儿女情长,立志跟孩子一同成长的80后宝妈,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