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打小人”,提醒:1打、2送、3吃、4落,避开小人万事顺

简食记 2025-02-13 10:02:29

在古代民间信仰中,有说法认为正月十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与 “人日” 相关,正月初七是人日,而正月十七被看作是中年人的生日。还有一种说法称,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女日,源于一则传说,一位老人救了老鼠精并认作女儿,正月十七是老鼠女儿出嫁的日子,老人包了饺子送女儿上轿,此后老人粮食满仓无鼠害,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另外,旧时女子做针线活辛苦,正月十七被定为针刺日,让女子眼睛休息。还有一些地方将正月十七视为白虎启齿日,因为此时各种害虫冬眠已醒,要钻出来害人,人们通过相关仪式打白虎,以警惕世人,也借此驱除搬弄是非的小人。

从历史记载来看,清代陆鉴三在《西湖笔丛》中提到 “十三夜食小粉团,谓之灯圆。俗有‘上灯圆子落灯糕’之谚”,可见正月十七作为落灯日相关习俗由来已久。在《酌中志・卷二十》也有 “自(正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前安设各样灯,尽撤之也” 的记载,说明在当时宫廷中正月十七也是撤灯的时间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十七的一些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地方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正月十七“打小人”,提醒:1打、2送、3吃、4落,避开小人万事顺。

“1打”

在历史长河中,“打小人”习俗曾广泛流传。在古代,人们对这一习俗极为重视,仪式也较为繁琐。人们会准备好代表小人的纸人,有的还会写上小人的名字、生辰八字。然后用鞋子或其他物品用力拍打纸人,边打边念咒语或吉祥话,如“打你个小人头,打你只小人手,打你只小人脚”,以此宣泄对小人的不满,祈求远离是非和灾祸。除了“打小人”,正月十七还有踩小人的习俗,人们会穿上特制的鞋子,在特定场地模拟踩小人的动作,寓意将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困扰踩在脚下。

“2送”

送蛐蜒蝎子。正月十七正值开春之际,气候逐渐温暖潮湿,蚰蜒、蝎子等毒虫开始变得活跃,容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受到毒虫的伤害,人们便形成了送蛐蜒蝎子的习俗。

人们在院子里点燃篝火,待燃尽后用铁锹将灰烬铲起,倒在硷畔下或大路边,意为将蚰蜒、蝎子等毒虫送走,希望家人能够远离这些毒虫的困扰,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不被毒虫伤害,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生活的向往。

“3吃”

吃面条。吃面条是因为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正月十七是落灯日,在这一天吃面是一种应景的传统饮食习俗。而吃饺子则与“老鼠嫁女”的传说有关,传说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包饺子时捏紧边缘的动作,象征“封住鼠嘴”,防止老鼠破坏家中粮仓。面条形状细长,象征着福寿绵长,寓意家人能够健康长寿,生活幸福长久。

“4落”

正月十七是“落灯日”,标志着春节期间的灯节正式结束。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悬挂彩灯是重要的庆祝方式,到了正月十七,年节即将过去,人们需要将彩灯摘下收起。

摘下春节悬挂的彩灯,轻拿轻放保存完好以待来年,意味着告别节日的热闹,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同时也寓意着辞旧迎新,将过去一年的美好与祝福延续下去,希望新的一年福运绵长。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