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自从印度和比亚迪闹了一些不愉快之后,很多网友应该都关注到了这个新闻,也特别想了解一下印度跟比亚迪之间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作为中国车企,比亚迪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没想到却因为车辆的交付方式跟印度发生分歧,导致这场交易不欢而散,双方的关系也陷入僵局。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其实印度原本跟比亚迪是打算好好合作一场,它准备购买1000辆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但是印度所提出来的要求就让比亚迪无法接受,因为他想先支付10%的定金,等到比亚迪把所有的车辆全部交付之后,他再将剩余的款补交上。
了解到印度的意图之后,比亚迪根本不接受印度的条件,而是要求印度一定要一次性支付228卢布,这场交易才能够继续进行。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达成共识,双方的关系才会彻底陷入僵局,而印度商务部部长也在多个场合,对比亚迪的待客方式提出批评。

根据部长的说法来看,比亚迪这样的做法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双方合作的时候,哪里有先付款再发货的道理呢?而且比亚迪要求先付款再发货,将会直接影响印度的商业信誉,这些看不见的损失又有谁能够弥补呢?

虽然印度大张旗鼓的拿这件事做文章,但是真正了解背后原因的病毒有多少有专业人士分析,其实印度采用的这种方式是最常用的宰客套路,他想先支付总价的10%,是为了节约资金,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拖延交付余款的时间。
当所有的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一旦后续遇到什么问题,印度将会把所有的责任全都推到比亚迪身上,除了找各种理由退货之外,还有可能会向比亚迪申请赔偿,这样的算盘还真是打的响,只可惜比亚迪一早就看穿了印度的伎俩。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印度正因为跟比亚迪合作的事情没有搞好而郁闷,国企韦丹塔又闹出了幺蛾子,被富士康要求终止合作,这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说起来,富士康和韦丹塔也算是老搭档了,之前还曾经合资生产半导体,为了保证合资企业顺利发展,富士康和韦丹塔一起申请了政府补助,当时的金额是在100亿美元,只可惜这样的申请被印度政府驳回了。

根据信息技术部国务部长的说法来看,虽然两企业的申请并没有被政府通过,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印度半导体行业发展计划。其实想想也知道,这样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何况两家企业始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伙伴。
据悉,该合资企业一开始递交的是28纳米的芯片生产提案,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技术伙伴,相信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因此,在这期间,寻找技术伙伴是绝对不能少的一个环节,只是韦丹塔和印度政府把所有的压力都施加到了富士康身上,他们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

当初,富士康之所以决定跟韦丹塔开启半导体合作,就是因为看中了28纳米芯片,可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印度竟然拒绝了28纳米高端芯片的提案,这跟当初的合作初衷截然相反,而他给出的理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伙伴。
看到印度这样的做法,富士康肯定会觉得非常失望,当初他决定在印度建厂投资,就是因为考虑到28纳米芯片,可是印度接下来的行为却让富士康的信心备受打击,因为它通过的是40纳米的生产提案。

或许对于韦丹塔来说,究竟是不是28纳米的芯片好像也没多么重要,有的话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是可以的。但是富士康却没办法接受印度这样的做法,所以才决定退出这场合作,对于印度而言,这绝对是一场不小的打击。
当然了,富士康原本是跟印度建立了合资企业,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退出项目,多多少少肯定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不过这样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韦丹塔言行不一的做法确实不值得合作。
不管是比亚迪还是富士康,原本都可以跟印度展开良好的合作,但是因为印度本身的原因,导致双方的合作彻底陷入僵局,或者直接一拍两散,对于印度来说这肯定是不小的打击。希望印度在接下来与他国企业的合作中,可以摆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否则最终为贪婪和欺骗买单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