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
是理解和接纳
是以智慧,为孩子提灯照路
有句话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让相当一部分父母卷了起来。既然不能输,就得提前跑,结果使起跑线逐步提前,从中学到小学到幼儿园,甚至到婴儿班。所学的,不过是把相关内容提前一点而已。
这样的教育能带来什么?很多时候,只能使孩子从小就背负压力,连应有的童年乐趣都被剥夺。等一路跑到真正应该投入学习的大学阶段,早已疲惫不堪,失去动力了。
孰轻孰重?是作为父母必须认真思考的。这样才能给孩子有效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的时间,站到真正的起跑线上。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知识,培养的工作技能,正在快速地被淘汰。未来,可能8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在充满变量的未来,孩子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处于不败之地?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或者说,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我想到了几点。
一是心态,乐观、积极、充满阳光,而不是悲观、消极、冷漠无感。
二是品行,善良、大度、有爱心,而不是自私、贪婪、嗔心重,甚至道德败坏。
三是健康,注重锻炼,饮食有度,而不是小小年纪就虚弱无力,或营养过剩。
四是能力,爱好众多,具有艺术素养,而不是除了功课外一无所知。
五是成绩,主要指学业的分数。
如果对这五项排序,你会把什么排第一位,什么排第二位?可能多数父母关心的是成绩,关心考了90分还是100分,在班级、学校排名多少。也有父母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自己没机会做到的,想要孩子做到,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结果把兴趣变成压力,引起孩子的逆反。还有父母把孩子当作面子的一部分,只关心孩子有没有给自己长脸。
这些外在因素又会带来比较,使不少父母习惯用“别人的孩子”为坐标:你看谁谁谁考得多好,能力多强。殊不知,这种对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带来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疏导,而是继续施压,孩子往往会在不良情绪中越陷越深。近年来,常常可以听到孩子因为焦虑而厌学,引发抑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的消息。
事实上,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什么才是对孩子成长真正有益的。对以上所说的心态、品行、健康、能力、成绩,心中要有一个排序,知道重点抓什么,而不是问题显现后才懊恼。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祝天下所有的孩子们保有赤子之心、纯真之心,每天都是儿童节!
摘自:《佛法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