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能快速崛起?英媒分析:离不开这三位“推动者”的贡献

曼曼评娱最好的乐 2024-09-23 10:52:38

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在人类历史上一两项关键技术的诞生,就会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而关键技术的诞生又离不开人类个体,比如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分别给人类带来了动力和光明。

英媒曾分析,中国能够快速崛起,离不开三个人的努力,他们把自己的热情,青春和理想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钱学森

国家的和平需要强大的军事作为后盾!二战后期两枚原子弹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其巨大的杀伤力震惊世界,各强国在惊讶之余来不及多想,纷纷开始致力于原子弹的研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在面对美西方国家的战争威胁,当务之急是要研发出原子弹,以确保这个新成立的国家能立足于世界。

我们希望的是和平,但是也从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战争威胁。可是研究原子弹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需要一个顶尖的物理学家,那个时候能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都被美国和苏联把控着,苏联虽然是我们的友好领邦,但是它也不愿意把这压箱底的技术奉献出来,美国就更不用说了。

就在新中国急切需要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人感受到了祖国的召唤,他开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帮助自己的祖国,来完成拥有原子弹的愿望,这个人的名字叫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杭州市,他是吴越王钱镠的第33世孙,父亲是一位教育家,母亲是一个温婉贤惠的女性,再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钱学森从小就养成了爱思考爱学习的习惯。

18岁时钱学森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上海“一·二八”事件爆发后,看着被日军轰炸满目疮痍的上海,钱学森决定改学航天专业。也正是他的这一个决定,日后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大学毕业后钱学森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学习,他的老师就是著名科学家冯.卡门。

二战爆发后,美国开始着力研究火箭技术并成立了“火箭小组”,恰巧钱学森研究的正是这个领域,就在他跃跃欲试要加入的时候,却因为不是美国国籍而被拒绝。即使这样钱学森也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他从心底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人着急了,为了应对战争也不再纠结钱学森国籍的问题了,在老师冯.卡门的担保下,钱学森顺利的加入到了研究小组,此后他便可以顺利的出入五角大楼,接触美国国防部的绝密资料。

德国战败后,美国执行了“回形针”计划开始大肆掠夺德国科学家和科技资料。钱学森作为美国的代表来到德国,并找到了数千份绝密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然而这也为他日后回国添加了层层阻碍。

1950年美国“麦卡锡主义”泛滥,很多人士遭到排挤,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他被禁止参加绝密项目,并且不允许回中国。

美国的一位海军副部长曾说过:“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不能放回中国”。而此时的钱学森正和自己的妻子蒋英,商量着怎么回国内,然而计划泄露夫妻俩被软禁了五年,幸好后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到了中国。

1955年回国后钱学森奉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型火箭发射成功,虽然只飞了8公里,但也极大的提升了研发团队的士气。同年11月“东风一号”短程弹道导弹升空,这标着我国拥有了让导弹上天的能力。

随后钱学森带领研发团队,秘密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彼时正赶上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研发团队一边与饥饿作斗争,一边进行原子弹的研发。然而饥饿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少大型计算机,要知道原子弹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计算。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景:在明亮的大堂内,数百名科研工作者每人手持一个算盘,埋头苦干,桌子旁边摆着一个窝窝头和一杯水,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夜晚。

就是再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第一个原子弹在1964年成功爆炸,蘑菇云直冲云霄,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拥有了核武器,这也成为了我们追求和平时最强有力的后盾。

袁隆平

2024年中期,全球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82亿人,预计2080年将达到103亿人口。然而在清朝中晚期全球的总人口数量还不到10亿,就在短短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人口总额竟然增长了70亿人。在全球有限的耕地下,要养活这么多人吃饭谈何容易。

因此在有限的耕种土地下增加产量,就成了来自全世界顶尖科学家所着重关心的问题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却被安江农校的一个人给解决了,他就是袁隆平。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彼时的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袁隆平的家人带着他四处躲避战乱。虽然没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是袁隆平还是在颠沛流离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农学院,1953年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这里的袁隆平将改变世界。

一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前往试验田查看,突然早稻田中的一株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蹲下仔细查看发现了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于是在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努力下,13年后世界上第一个强优势三系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诞生了,这个品种单亩产量高,周期短,品质好,抗虫抗病能力优秀。

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中国最大限度释放人口红利,提供了充足的粮食支撑,也为全球粮食增长、解决粮食饥荒和贫困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于敏

就在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同时,美西方国家已经拥有了威力更加强大的氢弹,所以很快氢弹的研制就被提上了国家日程。那么这一项重任也落在了一个叫于敏的年轻人的肩膀上,此后的28年里他隐姓埋名直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26年于敏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小职员家庭,少年时期的他目睹了列强们在中国土地上肆虐,因此让他产生了科技救国的志向。

944年于敏考入北大工学院,在得知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时候,他十分惊讶没想到美国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核武器,而那时的中国还处在战乱之中,于是他便立志也要为中国研制出核武器。

毕业后的他被钱三强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致力于氢弹的研究,彼时的中国正遭受着美苏霸权主义的威胁,因此研发任务迫在眉睫。

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赶赴上海进行“百日会战”,他们在一间计算机房里一呆就是三个月,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计算日夜不停地进行着,科研人员三班倒,有很多人因劳累过度进了医院,但是依然没有停止工作。

于敏趴在一个满是资料的办公桌上,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查看,仔细的分析着实验结果,凭借超强的物理直觉硬是将一条条实验结果整合到了一起,终于得出了氢弹的实验方案,而此时的于敏也病倒了。

如果说科研难度看了叫人心生畏惧,那么生活上的困难更是叫人难以忍受,为了拿到准确的实验数据,于敏不得不忍受着刺骨严寒,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对测试项目进行观察。

严重的高反让他根本吃不下去饭,给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国的第一个氢弹爆成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也让我国在对外事务上腰杆更硬了。

结语

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的100年间,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屈辱。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们所总结出来的带血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结束了这段屈辱的历史,并且通过顽强奋斗,实现了快速崛起。

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但是我们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一路上的披荆斩棘,离不开那些为祖国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名字如此闪亮,会被历史铭记,也会被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百度百科

《世界人口形势报告2024:从大爆炸到大转折》 百家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曼曼评娱最好的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