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其实就是个伪命题。首先,我们得来看看春秋战国时代和古希腊时代的区别。
古希腊大致就是一群荒蛮部落发展到一定时期,建立起一座一座的城邦,然后城邦与城邦之间又以联姻为纽带结为联盟。本质上,这些城邦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统一的上级,也没有统一的敌人。
而春秋战国则是不同。春秋战国的发展,跟周天子密不可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也有联姻,但联姻只是某个时间段内的政治和军事联盟而已。当然,这些诸侯国都有共同的敌人,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古希腊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奴隶制的城邦联合,春秋战国则是封建体制下的国家组合。两个时代虽然分属东西,但都同时拥有很多奴隶。不过,古希腊的奴隶体制可能更为广泛,也更多的为后世所宣传。春秋战国则不然。
两个时代的不同点在于,古希腊或是有很多有闲一族,而春秋战国则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得说到两个时代的上层贵族们。只有这个阶级的人群,往往才有资格得到受教育的权力,至于庶民子弟或是奴隶子弟,则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东西方向虽相隔万里,可是对于这一点都是有共同认识的,那就是高层才有资格受教育,底层是没有资格的。
古希腊因为没有统一的周天子这样的管理者,于是对于不同地区和广大群众的管理,依靠的就是一种共和体制的制度,即是有一大群有知识,有见解的人,定期聚集在议会大堂中讨论,就某类问题或者事件形成统一意见。而春秋战国则不然,天下政令,皆出天子。
因此,当时对于教育这件事情,古希腊就要比春秋战国更为重视。当然,重视不代表好,古希腊很多受教育的贵族人群,因为有大量的奴隶服务,基本上可能都是四体不勤的人物,于是整天就在东想西想,一不小心就想出个哲学问题。而春秋之贵族子弟,除了读书射箭,还是要亲自上阵杀敌的。
所以,古希腊更像空想家,春秋战国则是实干家。于是,真正有闲的,古希腊的人可能更多,而春秋战国则更少。
比如,雅典公民,留存世间最多的,就是会饮看戏泡马子,还有为了抢马子而发动的特洛伊战争,这种传统几乎贯穿了西方人的骨髓血液深处,至今也有荼毒。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们,只要是那些收获教育的人群,大多想的都是如何管理国家,如何扩张土地,即便战国中后期教育逐渐普及到民间之时,众多的士子们也是奔走六国,为天下一统而努力。春秋战国,几乎没有闲人。
古希腊,只要有钱,就能参加议事大会,甚至成为陪审团成员。当时的古希腊人,也乐意成为陪审,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春秋战国则不然,就比如吕不韦这种大商人,富可敌国,想要参与政治,也是艰难万分。
跟古希腊那些有钱人不同,古希腊的人做什么都有奴隶,只要有时间就去搞自己喜欢的事情。吕不韦则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件件的可能都要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前半生忙商业,后半生忙国家管理,某种人生的责任感就比古希腊强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