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不断妥协,日本人更加得寸进尺,居然想通过谈判而得华北
1933年的华北,战火纷飞。29军将士在长城一线浴血奋战,用生命守护着最后的防线。然而在南京,一场关系华北命运的秘密谈判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蒋介石派出的谈判代表与日本使节往来穿梭,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但日本人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长城沿线,还妄图通过谈判获得华北的实际控制权。从塘沽到华北,从让步到割地,国民政府的每一次妥协都让日本人变本加厉。在这场看似平和的谈判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惊人的阴谋?日本人为何敢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而蒋介石又为何要一再退让,最终导致华北落入敌手?
一、日军对华北的野心
1932年12月的一个清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内召开了一场高级军事会议。与会的日军将领们正在讨论一份由参谋部拟定的《华北军事战略方案》。这份方案详细阐述了占领华北的三个步骤:先控制热河,再突破长城,最后占领平津。
会议结束后不到半个月,日军就开始了对热河的军事行动。1933年1月,日军调集重兵向热河省发起猛攻。热河省主席唐聚伍临阵脱逃,致使热河省全境迅速沦陷。随后,日军立即开始对长城沿线实施军事进攻。
1月23日深夜,日军炮兵部队悄悄潜入到山海关城外,架设好重炮阵地。第二天凌晨,突如其来的炮火将守卫山海关的东北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日军攻占了这座历史上著名的关隘。
然而,日军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完全打响。在长城沿线,他们遭遇了宋哲元部29军的顽强抵抗。3月8日,在喜峰口一带,日军调集了大量兵力发起进攻。他们原本以为可以轻易突破,却在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日军司令部很快意识到,仅凭军事手段难以迅速占领华北。于是,他们开始在华北地区布置特务机构,采取军事与政治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在天津、北平等地,日本特务开始秘密活动。他们一方面收买汉奸,另一方面策划暴动,企图从内部瓦解中国的防线。
4月初,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召开了第二次华北战略会议。会议决定改变单纯军事进攻的策略,转而采取政治施压与军事威胁相结合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能迫使国民政府在谈判桌上作出让步,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地控制华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开始在长城沿线采取示威性的军事行动。他们不时调动兵力,制造军事冲突,借此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政府传达谈判的意愿,暗示只要中国方面接受他们的条件,就可以避免战事扩大。
这种新的策略很快显现出效果。在军事压力和政治诱惑的双重作用下,国民政府开始动摇。蒋介石最终决定派出谈判代表,与日方进行接触。而这,正是日本人期待已久的结果。
二、谈判前的暗流涌动
1933年春,北平城内的日本特务活动日益猖獗。在东交民巷一带,一座名为"华北商贸协会"的两层楼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座看似普通的商业机构,实际上是日本特务机关在北平的秘密据点之一。
每天清晨,都有身着中式长衫的人员进出这座建筑。他们手中拿着的文件袋里装着各类情报,内容涉及中国军队调防、政要动向等重要信息。这些情报通过隐秘的渠道,最终汇总到天津日租界内的特务总部。
在天津日租界的威德路上,一座挂着"东亚贸易株式会社"招牌的三层洋楼就是日本特务总部的所在地。这里不仅负责收集和处理华北地区的情报,还承担着策反和收买汉奸的重要任务。
4月上旬,一位自称李姓的商人频繁出入东亚贸易株式会社。据当时的租界巡警记载,这位李姓商人每次来访时都带着一个黑色手提箱。经常在深夜时分离开,而且每次都有日本军官亲自相送。
就在这个时期,日本特务机关开始重点物色能够配合他们行动的中国内应。他们很快就盯上了因北洋政府倒台而失势的张敬尧。作为曾经的北洋军阀,张敬尧在华北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
日本特务通过各种渠道向张敬尧许诺,只要他愿意配合日方行动,就能重获军权,成为华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很快,张敬尧就在天津秘密会见了日本特务机关的负责人,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
然而,张敬尧的叛变行为很快就被中国地下工作人员发现。这些潜伏在北平和天津的爱国人士开始秘密监视张敬尧的一举一动。他们发现张敬尧经常改换身份,以"常世五"或"常石谷"的名义在北平、天津两地活动。
5月初的一天,三名身着便装的中国军情人员提前入住了北平六国饭店,等待时机处理这个叛徒。这三人分别来自军统局和中统局,他们携带了精确的情报,知道张敬尧将会在何时出现在六国饭店。
5月7日深夜,当张敬尧以"常世五"的身份独自返回饭店时,他并未察觉到危险的临近。第二天清晨,一声枪响打破了六国饭店的宁静,这个投靠日本人的汉奸终于付出了背叛的代价。
张敬尧的死讯传到天津日租界后,日本特务机关立即加强了对其他汉奸的保护。同时,他们也开始调整策略,不再过分依赖个别汉奸,而是着手建立一个更加广泛的情报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日本人不仅能够获取各类军政情报,还能随时掌握国民政府的谈判底线。
三、蒋介石的对日妥协
1933年4月下旬,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楼内灯火通明。蒋介石正在与何应钦等人商讨对日谈判事宜。会议桌上摆放着一份来自华北前线的最新军情报告,报告显示29军在长城一线伤亡惨重,但士气依然高昂。
就在当天深夜,蒋介石秘密召见了何应钦,指示他以个人身份先赴天津,与日方进行非正式接触。何应钦携带着一份谈判提纲连夜乘火车北上。这份提纲中已经表露出让步的意向,包括在长城沿线设立非军事区等条款。
何应钦抵达天津后,立即与日本驻天津总领事武藤信义展开秘密会谈。日方对中国的让步态度表示满意,但随即又提出了更多要求。他们要求中国军队全面撤出长城沿线,并在华北地区设立"特殊区域"。
消息传回南京后,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以孙科、于右任为代表的一批政要强烈反对接受日方条件。他们在一份联名信中指出,如此让步将导致华北全境落入日本人之手。
然而,蒋介石坚持认为目前首要任务是"攘外必先安内"。为了显示谈判诚意,他甚至下令29军在部分战区实施战略性撤退。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军方将领的强烈不满。
5月初,黄郛作为第二位谈判代表抵达北平。与何应钦不同,黄郛此行带着更大的谈判权限。他入住北平饭店后,立即与日本特使板垣征四郎展开会谈。日方趁机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中国承认满洲国特殊地位。
就在谈判进行期间,各地爱国学生和民众举行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城市,示威游行此起彼伏。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论,严厉抨击对日妥协政策。北平《益世报》更是连续刊登军方将领的反对意见。
面对舆论压力,蒋介石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坚持。他在一份密电中要求黄郛"不惜代价达成协议"。为了安抚军方,他还专门召见了几位持反对意见的将领,声称这只是暂时的策略性让步。
5月中旬,黄郛与日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协议内容远超最初预期,不仅同意在长城沿线划定非军事区,还默许日军在华北部分地区驻扎。这份协议送回南京后,立即引发了政府内部新一轮激烈争论。
多位国民党元老联名上书,要求立即停止对日谈判。他们指出,如此巨大的让步将严重损害国家主权。然而,蒋介石最终还是决定推进谈判进程,并授权何应钦前往塘沽与日方签署最终协定。
四、塘沽协定的签订
1933年5月31日,天津塘沽镇的一座小楼内,何应钦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正在进行最后的谈判。这座位于塘沽码头附近的建筑,此前是一家商行的办公地点,如今却成为了中日双方签署重要协定的场所。
当天上午九时,何应钦乘坐一辆黑色轿车抵达谈判地点。车队刚一停稳,就有日军士兵上前检查证件。经过层层盘查后,何应钦才得以进入谈判室。谈判室内,一张长方形会议桌将中日双方隔开,桌上摆放着两份准备好的协定文本。
冈村宁次开门见山地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接受日方条件,要么日军将立即对平津发动全面进攻。何应钦立即取出一份电报,这是蒋介石刚刚发来的最新训令,授权他可以做出某些让步以换取和平。
经过四个小时的讨论,双方终于达成了最终协议。根据协定内容,中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出长城以南至永定河一线的广大地区,这片区域将成为非军事区。同时,日军可以使用飞机侦察中国军队的撤退情况。
下午两点,何应钦在协定上签字。当他放下钢笔的那一刻,华北的命运已经被改写。日军获得了在长城以南地区行动的合法依据,为其后续控制整个华北地区埋下了伏笔。
协定签署后不到一小时,日军就开始在非军事区巡逻。他们派出侦察机低空飞行,监视中国军队的撤退情况。在长城沿线,驻守多时的29军官兵不得不含泪撤离阵地。
6月初,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详细描述了中国军队撤退时的场景:士兵们在离开战位时,很多人将子弹上膛,对着天空鸣枪示威。一位29军的连长在撤离前,用刺刀在城墙上刻下"他日必返"四个大字。
与此同时,日军开始在非军事区建立检查站。他们在主要道路上设置路障,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盘查。任何中国军警都不得携带武器进入这一区域。甚至连地方保安队都必须获得日军的特别许可。
更令人震惊的是,日军还在非军事区内设立了特务机关。这些机关以"经济考察所"或"文化交流处"的名义存在,实际上却在暗中收集情报,策划颠覆活动。他们还大量收买当地不法分子,组建特务网络。
6月中旬,日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声称为了维持非军事区的治安,需要在区内设立"治安维持会"。这些所谓的治安机构实际上都由日本特务控制,成为日后建立伪政权的基础。
到了6月底,原本驻守在长城一线的中国军队已全部撤至永定河以南。一条人为划定的分界线将华北大地分割开来,日军的触角已经伸入了北平城下。而这,仅仅是日本侵华阴谋的开始。
五、华北危局的加剧
1933年7月初,塘沽协定签订后不到一个月,日军就开始在非军事区内大肆活动。在北平西郊的门头沟,日军特务以考察矿产为名,实则在暗中收集军事情报。他们频繁出入当地煤矿,测绘地形,并与一些汉奸建立了秘密联系。
7月15日,日军在通县设立了第一个所谓的"经济考察所"。这个机构表面上研究农业发展,实际上却在暗中组织特务网络。当地的中国警察发现,每到深夜,都有可疑人员进出考察所,有时还能听到电台发报的声音。
8月份,日军开始在非军事区内修建简易机场。他们在丰台、良乡等地平整土地,修筑跑道。这些跑道表面上是为了"邮政航线"服务,但地面设施的规模明显超出民用需求。当地农民发现,日军经常在夜间运送建筑材料,而且严禁任何人靠近工地。
9月初,一个重要情报透露出来:日军正在秘密组建"华北自治促进会"。这个组织由日本特务机关直接控制,成员多为落魄政客和地方豪绅。他们开始在农村地区散布传单,鼓吹"华北自治"的主张。
同月,日军又在保定、张家口等地设立了多个"文化交流处"。这些机构开始大量招募青年,名义上是提供日语培训,实则是在培养亲日分子。他们还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高薪招聘"翻译人员",实际上是在物色潜在的情报员。
10月,日军开始干预地方行政。他们先是在通县逼迫县长签署了一份"治安合作协议",随后又在其他县城推行类似做法。这些协议表面上是为了维持治安,实则是让日军可以随时干预地方事务。
11月,一份秘密电报被截获:日军正计划在华北建立军事基地。电报中提到,日军将以"治安需要"为由,在非军事区内部署军事力量。他们已经开始在良乡、通县等地秘密修建军营和弹药库。
12月初,日军开始限制中国政府在非军事区内的行政权力。他们以"维持秩序"为由,要求中国方面撤换多名县级官员。在通县,日军甚至直接派军官进驻县政府,监督行政事务。
年底前,日军又采取了一个危险举措:在非军事区内组建"自卫团"。这些所谓的自卫团实际上是武装特务组织,成员配备了日式步枪,并接受日军军官的训练。他们开始在乡村地区巡逻,实际上是在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1934年初,华北的形势更加严峻。日军开始在非军事区内收买汉奸,建立情报网络。他们利用这些汉奸搜集军事情报,监视抗日分子的活动。在北平和天津,日本特务机关还秘密设立了多个情报站,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情报。
这些活动表明,塘沽协定实际上成为了日军蚕食华北的工具。他们利用协定赋予的权力,逐步渗透和控制华北地区,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在非军事区内,日军的势力如同触角般不断延伸,最终形成了一张完整的控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