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不善待刘病已?看汉武帝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诏

静心历史事 2025-01-16 20:39:37

征和三年(前90年),田千秋呈上了一份加急奏章,其内容乃是为戾太子刘据喊冤叫屈。在这份奏章里,田千秋如此说道:

“儿子动用父亲的军队,按律应当受笞刑惩处。可要是天子的儿子过失杀人,那又该当何罪呢?我曾经梦到一位白头老翁教我这样说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田千秋讲道,他梦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那老翁嘱咐他给汉武帝呈递一份奏章,内容是为太子申冤。在他看来,太子虽说有过错,可这过错还不至于要了性命,顶多也就是遭受一些鞭刑罢了。

众人皆晓,戾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殒命,可实际上刘据与巫蛊之事压根儿就没啥关联。究其缘由,不过是刘据和刘彻父子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沟通也不顺畅,这便让江充有机可乘了。并且相较刘据而言,刘彻明显更为“信任”江充,如此一来,那场致使血流成河的巫蛊之祸才最终上演。

在该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为太子讲好话之人,大多都未提及巫蛊之事,主要围绕着太子矫诏出兵这件事来进行辩解,田千秋同样如此。不过,田千秋又有着与众不同之处,毕竟他乃是负责守卫汉高祖祭庙的郎官。

换而言之,在他的梦里出现的那位白须老翁正是刘邦,是刘邦通过托梦的方式,希望他能够为太子去申诉冤屈呢。

刘彻对于田千秋的奏章究竟作何反应呢?这事儿颇为有趣。刘彻在看完奏章之后便有所醒悟,旋即召见田千秋,说道:“父子间的事儿,向来是旁人难以言说的,唯有您能明白其中并非如传言那般。这定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教导我,您理当就此成为我的辅佐之臣。”

田千秋呈上的奏章,再看刘彻所说的话语,实在令人难以将其与那曾致使血流成河的巫蛊之祸联系起来。显然,在此刻,刘彻已然是心平气和的状态了,全然不见巫蛊之祸发生时的那种激烈与残酷所残留的痕迹。

他先是任命田千秋担任大鸿胪这一官职,随后下达命令,将江充一家全部抄斩,接着又下令把苏文给烧死。并且,对于当初在泉鸠里对太子动用兵器、施加伤害的那些人,也都让其全家遭受抄斩之刑。

在处置完相关人员后,刘彻不禁对太子的遭遇心生怜惜。于是,他下令修建了思子宫,还建起归来望思之台,借此来表达对太子刘据的思念之情。可实际上,太子那一脉尤其是其家人在巫蛊之祸中近乎全被牵连丧命。即便刘彻如此表达思念,又能怎样呢?人都不在了,这思念恐怕也只是做给世人看的罢了。

需明确的是,仅仅在一年之前,刘彻出动大批军队去追捕太子。彼时,壶关有一位名叫令狐茂的三老,他特意上书替太子讲情。在奏书中,令狐茂殷切期望汉武帝能够即刻停止对太子展开的征讨行动,莫要让太子长时间处于逃亡的境地在外漂泊。

汉武帝虽有所感寤,可也仅仅停留在感寤层面罢了,始终未曾下达赦免太子的诏令。征讨之事就这样持续进行着,直至太子最终兵败而选择自杀,其三个儿子与一个女儿也全都惨遭不幸,太子这一脉几乎被彻底覆灭,此事方才画上句号。

通过对比刘彻对待令狐茂和田千秋奏章的不同态度,便可发觉,刘彻心里其实是明白太子的惶恐与惊惧的,也清楚太子所犯之罪尚不至于死。然而,在太子还活着的时候,即便刘彻已然知晓太子是无辜的且满心惊惧,可他却并不希望太子继续存活于世。

缘由其实很明晰,父子间关系不睦已然成为既定事实,太子假传诏令发兵这同样也是事实。不论背后有着怎样的缘故,也不论刘彻自身在这当中处于何种状况,身为皇帝,从任何角度来讲都绝不可能对此佯装不知、视若无睹。所以,太子是非死不可的,至于太子是否无辜,那也只能留待日后再论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的时间,刘彻渐渐从之前的状况中缓过神来,心里琢磨着得给之前那起事件一个交代了。恰在此时,田千秋呈上的奏章恰似给了刘彻一个合适的台阶下。于是,他很快便对江充等人进行了处置,还特意修建了思子宫与归来望思之台,这无疑是承认了太子的冤屈。而对于此事,“天下闻而悲之。”

所悲者何人?自是为太子悲矣。于那场巫蛊之祸当中,太子这一家人近乎全部丧生。之所以言“近乎”,乃是因还有一人存活了下来,此人便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巫蛊之祸爆发之际,刘病已方才呱呱坠地几个月,便被收押于郡邸狱中。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孩就被囚禁起来,外头没有家人能给予照料,况且其家人又遭遇那般厄运,他想在这狱中存活下来,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没准哪天就无声无息地消逝了。

然而刘病已最终得以存活,这全因他遇见了丙吉。在巫蛊之祸发生过后,丙吉凭借廷尉监的身份,受到刘彻的征召而前往京城。其进京之后的任务,便是前往郡邸狱中对巫蛊一事展开追查工作。

刘病已得到了丙吉的怜惜与诸多照拂。在狱中时,丙吉特意挑选了忠厚谨慎的女囚来哺育刘病已,还为他们安排了宽敞且干净的住所。不仅自掏腰包提供衣食,就连刘病已生病,也是丙吉安排人去医治照料,由此才让刘病已有了活下去的保障。

在丙吉的照看下,刘病已于狱中一天天成长起来。待其快要年满五岁之际,刘彻的病情愈发沉重了。就在这时,有擅长望气的人声称,在长安的监狱之中,隐隐有着天子之气呢。

这可不得了啊,监狱之中居然能冒出个“皇帝”来,这岂不是要颠覆刘家的江山社稷吗?刘彻得知此事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赶忙派遣使者前往各个监狱,下达了一道极为残酷的命令,要将监狱里所有的犯人统统杀掉,以绝后患。

刘彻所派前往刘病已所在郡邸狱的使者乃是内谒者令郭穰。当郭穰抵达郡邸狱时,天色已然入晚。只见那狱门紧紧关闭着,任郭穰如何,就是压根不让他进去,并且还声称:

皇曾孙还在世呢。要知道,就算是其他无辜之人面临死亡那都是不应该的,更何况这可是亲曾孙呢,那就更加不能让其遭遇这样的情况啦!

整整僵持了一夜之后,郭穰无奈只能匆匆赶回去,将情况禀报给了刘彻。刘彻听闻此事,竟认为这一切乃是上天的旨意。随后,他颁布大赦天下的诏令,正因如此,那些被关押在郡邸狱中的犯人,全仗着丙吉此前的庇护,不仅都保住了性命,还得以全部出狱。

然而刘病已无处可去,丙吉本打算把他送至京兆尹的办公之处,可京兆尹不敢接收。无奈之下,丙吉只好把刘病已送到了其外家,也就是他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如此一来,也算是给刘病已寻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容身之所。

彼时,汉武帝刘彻已然驾崩离世,皇位传承之下,汉昭帝刘弗陵已然登基即位,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期。

这就不禁让人疑惑了,汉武帝已然认可了戾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甚至还专门修建了思子宫。并且,他也清楚刘据仅有的后代刘病已正身处郡邸狱中,可为何汉武帝就是没有好好对待这个自己的曾孙呢?

乍一看,刘彻明明知晓刘病已身处郡邸狱中,可却始终未加以过问,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压根没流露出要善待他的想法。然而实际上呢,汉武帝对于刘病已这位曾孙,那也是有着一番良苦用心的。

需明确,刘病已的身份极为特殊,并非寻常皇室子弟。他乃是戾太子刘据的后人,而刘彻已然认可刘据的冤屈。如此一来,刘病已无疑是距离皇位最近的人选之一,在继承皇位这件事上,是极具资格的。

其实太子人选此前便已确定。要知道,在公元前90年时,刘病已仅仅一岁多一点,年龄着实太小了。哪怕到刘彻病逝之际,刘病已也还不到五岁呢,所以就当时情况而言,他不太可能成为太子的人选。

刘病已这般年幼,且如同孤儿一般。汉武帝若大张旗鼓地对其示好、给予补偿,那无疑是把他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犹如架在火上炙烤。待刘彻驾崩之后,刘病已必然会沦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要么惨遭杀害,要么被重臣操控沦为傀儡,总归不会有好下场。

刘彻并不愿见到刘病已落得那样的结局,可他也只能选择“漠视”,任由刘病已在郡邸狱中听天由命般“自生自灭”。毕竟有着皇曾孙这一身份,又有丙吉悉心照料,刘病已自是能存活下去,只是没法如其他皇室子弟那般身着锦衣华服罢了。

在刘彻病逝之前,他特意留下了一份遗诏,其中明确指示要将刘病已收养在掖庭之中,并且还吩咐宗正把刘病已的名字录入到皇家宗谱里面。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安排,无疑是给予了刘病已最大程度的善待。

需明确的是,在以往,不少人都晓得刘病已身为皇曾孙的身份,可他并未被录入皇家宗谱,这要是搁在当下来讲,就意味着其皇室子孙的身份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撑呢。而有了汉武帝的那道遗诏后,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总算在法律上获得了认可,不过也仅仅是宗室地位得以承认罢了,他依旧只是被养在掖庭,再没其他特殊待遇了。

汉武帝着实高明啊,其所留下的那道遗诏意义重大。这份遗诏一方面对刘病已予以了承认,还给予其保护;另一方面呢,又巧妙地让刘病已得以远离那充满纷争的夺嫡之战,真可谓是思虑周全,安排得极为妥当。

倘若缺失了这一遗诏,刘病已日后想要继位成为汉宣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有可能,过程也绝不会那般顺遂。要知道,要是汉武帝都不认可刘病已的身份,那身为后继之君的汉昭帝刘弗陵就更没可能去承认刘病已的身份了。

等到那个时候,刘病已已然沦为一个普通之人,想获得霍光等人的垂青并被选中,那几乎是毫无可能之事。就算是极其幸运地被选中了,那也得费好大一番功夫,做诸多的工作,如此才能使刘病已的身份得到众人的认可啊。

汉武帝留下的那道遗诏,使得刘病已被选中成为皇帝一事变得顺理成章。要知道,刘病已可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同时也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正是因为有了汉武帝的这份遗诏安排,他登上皇位也就合乎情理了。

汉武帝留下遗诏之时,哪能料到日后曾经的太子之后刘病已居然会登上皇位呢。而且他也全然不曾想到,刘病已在继位之后,能够励精图治,凭借自身的努力把西汉引领至盛世,成功开创了为人称道的孝宣中兴局面。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