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看重李世民的,是晋阳令刘文静。刘文静从刚见到李世民的一刻起,就深感其不凡,因而,不顾年龄的差异,放下身段,刻意与之结交。
当时刘文静和晋阳宫监裴寂关系莫逆,无话不谈,因而,刘文静也将自己的感觉,告诉了裴寂,并将李世民比喻成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一类的人物。开始的时候,裴寂并不以为然。这也难怪,毕竟这时的李世民,还仅仅十几岁的年纪,再不凡也只是刚刚崭露头角而已。
李密占据瓦岗声名大振之后,刘文静因为和李密有姻亲关系而受到牵连,被关入监狱,李世民前去探望。刘文静早就看出李世民有异志,于是对李世民分析天下大势,劝其举兵争夺天下。刘文静认为,现在天下大乱,叛匪数不胜数,李密更是围攻东都洛阳,而皇帝却还在巡幸江南,这是自取灭亡。现在太原城中,也是流民无数。只要李渊愿意在晋阳举起大旗,轻松就可以聚集起十万大军,再加上李渊麾下原有的数万军队,实力足以争夺天下。之后可以趁着关中空虚的机会,率大军直入关中,占据长安,号令天下,不过半年时间,就可以成就王霸之业。
李世民大喜过望,深感英雄所见略同,视刘文静为知己,按照其建议,开始暗中安排。
不过,李世民对父亲李渊颇为了解,知道此时的李渊,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因而也不敢让父亲发觉自己的举动,并思考如何逼迫父亲造反之事。
李渊和裴寂是旧交,关系不错,因而,二人经常饮宴畅谈,有时甚至日以继夜。刘文静建议李世民,从裴寂身上下手,劝说李渊。
裴寂颇为贪财,李世民拿出数百万的私房钱,交给暗中结好自己的龙山令高斌廉,让他在赌博时故意输给裴寂。裴寂赢了很多钱当然开心,这时李世民出面与之交往。因为刘文静从中穿针引线,一来二去,裴寂和李世民熟悉起来。李世民于是以实言相告求其劝说李渊,裴寂拍着胸膛答应下来。
这时,恰逢突厥大军又来进犯,李渊派副将高君雅率军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迎战,却被突厥大军击败。这下,连李渊都有可能一起被治罪,因而,每日里忧心忡忡。
李世民见机会难得,开始劝父亲起兵造反。开始时,李渊勃然大怒,甚至准备将李世民绳之以法。经过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说,李渊虽然不再强烈反对,却仍然犹豫不决,不敢冒险。
这时,裴寂出手了。裴寂以晋阳宫监的身份,暗中找来几个晋阳宫中的宫女,侍奉李渊。李渊虽然算不上酒色之徒,但美色在旁,也没有拒绝。这下可被裴寂抓住了把柄。
裴寂摆上酒宴,与李渊边喝边聊:“二郎(指李世民)暗中招兵买马,准备举义旗争夺天下,您认为如何?您不必担心造反失败会被诛杀,因为单单是我私自让晋阳宫的宫女侍奉您这事,如果败露,你我一样是获罪被诛杀的结果。反正已经如此,大家又都协力同心支持,您还犹豫什么呢?现在大家可就等您一句话了。”
事已至此,李渊还能如何,虽然还是没有最终下定决心,但也只能点头表示同意。
就在这时,因为之前对阵突厥失败,隋炀帝派使者前来,准备治罪李渊和王仁恭。李世民趁机再劝李渊,尽起晋阳兵马,抄没晋阳宫中财物,杀奔关中,争夺天下。感觉走投无路的李渊终于同意了,开始正式准备起兵造反之事。
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不知为何,隋炀帝又改主意了,再派使者骑快马前来,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罪行,将二人官复原职。
这下,李渊又起了侥幸与观望之心,起兵计划也放缓下来。而且,这时李建成、李元吉等人都在河东,女婿柴绍和女儿平阳公主在长安,也让李渊更加犹豫。
可是,箭已搭在弦上,又怎么会允许李渊引弓不发?李渊的犹豫,急坏了他身边的亲信,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各展所能,不断劝说李渊。无奈的李渊,终于开始动作。
李渊先是让刘文静伪作敕书,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地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所有成年男子入伍当兵,年底之前在涿郡集结,扬言隋炀帝要再次出兵攻打高句丽。假敕书一出,饱受征伐高句丽之苦的边境百姓顿时人心惶惶,边境一带局势更加混乱。
这时,恰好叛军首领刘武周率大军占据了汾阳宫。汾阳宫虽然距离太原数百里,但也归属在李渊管理范围之内,汾阳宫被叛军占据,太原城中包括李渊在内的各级将领都有罪责,因而,李渊打着剿灭叛贼的名义,将副将王威和高君雅手中的兵权全部收回,然后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大肆招募士卒。十天时间,李渊召集起上万大军。同时,李渊秘密派人通知李建成、李元吉、女婿柴绍和女儿平阳公主,迅速逃离虎口,返回太原。
王威、高君雅发觉李渊举动不对,想要阻止,却被李渊以暗中勾引突厥人入侵为借口,将二人抓了起来。恰在此时,突厥数万大军真的入侵,坐实了王威、高君雅的罪名,二人被李渊下令斩首示众。
对于前来侵扰的突厥大军,李渊先是派出军队与之交战,却被打得大败。太原城内人心惶惶。无奈的李渊效法前人故智,夜里悄悄派军队出城,白天再大张旗鼓进城,装作来了援军的样子。别说,李渊的疑兵之计还真有效果,提振了城中军民士气的同时,也吓唬住了突厥人。疑神疑鬼的突厥大军在太原城外停留两天后,大肆劫掠一番退去。
突厥人退去后,为了增强己方实力,同时减少后患,刘文静劝李渊结好突厥,请突厥派兵马前来助战。李渊听从了,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了一封言辞极其谦卑的信,并送去大量礼物。突厥人当然希望中原越乱越好,痛快的接受了李渊结盟的请求,并表示,只要李渊称帝,突厥愿意遣大军相助。
好在李渊虽然勾结突厥,有卖国的嫌疑,但还没到丧心病狂的程度,并没有接受突厥大军的支援,自己发动了兵变。
此时李建成、李元吉、柴绍等人已经相继到达太原,李渊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在617年六月,正式挑起反旗。在裴寂等人的建议下,李渊强制性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向天下发布檄文,并将旗帜改换成红白夹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人证明自己和现在的隋朝皇帝不是一家。
那李渊为什么要扶立杨侑为傀儡而不是自己直接上位,或者扶立其他人呢?一是李渊感觉时机不成熟,没敢直接称帝,二是李渊的目标就是长安,当然要扶立留守长安的杨侑,这样等攻克长安后,直接就将杨侑控制在手中了。至于隋炀帝会怎么想,杨侑会不会同意等问题,就不是李渊需要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