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春日共研
3月26日,北京市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迎来了第二次教育戏剧融入小学多学科教学实践的培训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的教育戏剧专家王秀荣老师,为我们再次展开了与众不同的培训活动。语文教研组长彭雪飞老师带领语文、道法、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组教师,相聚校园,共同开启"教育戏剧深度融合"的沉浸式研修。本次活动以"让课堂成为戏剧场"为核心理念,通过情景化戏剧体验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路径。
破冰·游戏启思
王秀荣老师以经典游戏"老狼几点了"点燃现场,教师们化身学生参与其中,在奔跑应答间,感受游戏对学生课堂专注力的激发作用。随后,王老师邀请大家用颜色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了本次培训。
课例·戏剧工坊
《新编三只小猪》的跨界演绎成为研修核心:
1. 时空重构剧场
王老师通过有关三只小猪故事内容的三幅画,引领教师进行空间建构,带着老师们来到狼家族的客厅。老师们运用"定格动画"和"一句话台词"演绎三只小猪的故事。
2. 沉浸式教学体验
在无实物表演"吹气、推墙",道具表演"捆猪"的环节,老师们化身小狼练习抓猪技能,发现不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也不一样。
王秀荣教授化身"穿山甲"入住草房,通过"教师入戏"引导教师发现与经验冲突的主题,为经典童话注入现代教育思考。
艺术·跨界赋能
1. 观察与表达训练
"找不同"双人游戏后,教师们通过描述梵高《卧室》画作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观察-思考-表达"的完整思维链条训练。这种"语言+艺术"的融合模式,为语文、英语看图写话教学提供了创新模板。
2. 情境化艺术创作
在梵高生平故事背景下,教师们边听边画,之后,用"定格动画"扮演房间物品,通过"思路追踪"范式展现被房东收走时的内心独白。当"椅子"说出"我承载过他的孤独",画笔"倾诉""我见证过他的癫狂"后,现场老师们都被深深触动。这种将艺术鉴赏转化为沉浸式戏剧体验的创新,给在场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老师们开展学科融合提供了新范式。
结语·未来可期
"教育戏剧是让学科知识活起来的魔法。"王秀荣老师的寄语回响在研修现场。本次活动不仅让教师们深度体验了教育戏剧范式的实践价值,更通过经典故事解构,让实践者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创新活力,同时也为跨学科实践带来了突破性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