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效果不理想,美对印度撒气,印委屈:我们为卖俄能源够小心了

烟渚客 2022-08-15 15:50:04

在这场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未停止,而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恐怕要属美方对俄罗斯的能源以及经济制裁了。

在美国政府开始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后,反映到我们自身的,便是有车一族要承担更高汽油价格的现状。

而这自然并不是美国制裁俄罗斯能源后所带来的全部“副作用”。

就欧洲国家而言,美国以及它们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反映在了这些国家公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最为可笑的是,德国政客还因此建议德国民众在冬天来临时穿厚一点,从而在缺少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熬过寒冷的冬天。

如今已经入秋,而制裁俄罗斯能源的不少欧洲国家也将很快面临冬季中人们对能源有高需求但政府又不能取消对俄制裁的问题。

可以说,欧洲国家已经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在此情形之下,不少欧洲国家都有“违反承诺”的趋向。

在美国政府号召这些欧洲国家开展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措施之时,虽然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对这一建议表现出了十分犹豫的态度,但最终,它们还是站在了指责俄罗斯的同一立场,而俄罗斯与这些国家之前的能源“拉锯战”也就此开始。

从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至今,这场“能源大战”没有要结束的苗头,而美国政府却在本月向印度政府发去了“警告”,认为印方不应该再帮助俄罗斯规避其他国家的制裁。

原来,印度一直在美国的眼皮底下购买俄罗斯的低价石油。要知道,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来自俄罗斯的低价石油自然是在全球石油进口国中位列第三的印度难以拒绝的。

所以,印度政府非但“悄悄”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还没有使用美元与俄罗斯进行结算,从而规避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除此之外,最令美国气愤的恐怕要属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后又将这些石油提炼为燃油再卖给美国的行为了。

经过印度政府的这一番操作,美国政府大力号召他国一同进行制裁的俄罗斯石油竟然又以燃油的形态出现在了美国,这可不是在“打美国政府的脸”吗?

据路透社消息,印度央行副行长迈克尔·帕特拉在本月13日对媒体公布了此事。他称,美国政府已经对印度的这些行为“表示了关切”,并称印度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美国制裁俄罗斯能源的相关政策。

而这位印度官员公布此则消息的时间点也十分巧妙,他当日正参加一个庆祝印度独立75周年的活动。

帕特拉还在当日对媒体讲了一些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且将其提炼为燃油运往美国的细节。

他谈到:印度运送石油的船只在外海与俄罗斯的油轮碰面,此后,印度的该船只便装上了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并且往印度的一个港口开。

这艘船在该港口停下后,船上的石油就被提炼为一系列产品,随后,这些产品再被装上船,然后就在没有接道目的地命令的情况下开始航行。直到这艘船终于得到一个有关目的地的指令并且最终驶向纽约。

帕特拉称印度油船此种运作方式为“战争之下的奇怪运作模式”。

其实,从帕特拉的描述就可见,印度政府为了买进俄罗斯的低价石油,并且将这些石油提炼出来再卖给美国等有需求的国家,已经“十分小心了”。

而帕特拉选择在庆祝印度独立75周年的活动上回应此事,怕是也在暗示美国:为了避开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我们已经够小心了。不然,印度的油船也不用在海上开来开去,并且在没有收到目的地指令的情况下就出发,在海上航行一段时间后才开往真正的目的地美国纽约。

看来,印度因为美国制裁俄罗斯能源而给自己从中“获利”所带来的麻烦有些不满。美国依然在通过印度购买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但却因为印度做了这个“中间商”而对印度施以警告,印度不免有些“委屈”。

想必印度一直在购买俄罗斯低价石油并在提炼后卖给美国的事,美方早就知晓,不过美方一直未就此事“发作”罢了。

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选择在此时警告印度政府,或许是因为当下美方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效果并不理想导致的。

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7月份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在上个月的石油产量仅仅下降了不到3%。而印度便是俄罗斯石油的“买主”之一。并且,印度还能以成为“中间商”的方式从美国等国那里赚取不少的利润,这就难怪美国政府会公开“警告”印度了。

不过,即使美国试图拿印度“撒气”,但从印度官员的表态就能看出,印方对此事并不“买账”,甚至还有回怼美国从印度这儿买了来自俄罗斯的提炼油的意思在,暗示美国自己也在破坏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