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飞地,阿拉斯加离加拿大、俄罗斯都很近,距离美国本土挺远】
上任两个月,特朗普对亚洲的三个贸易伙伴点了名——对美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就是占了美国的大便宜。
日本:2024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8.64万亿日元,如果按照1:149的汇率,大约是580亿美元。
韩国:2024年全年的贸易顺差额达到990亿美元,是2023年贸易顺差328亿美元的3倍多,超过了韩国央行在2023年末提出的2024年全年顺差净实现900亿美元的目标——这其中,美国贡献了不少。
印度:2024年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320亿美元,不过,这些外汇几乎全部用来从我国进口商品了。

特朗普的办法很简单:可以存在贸易顺差,但这些顺差必须用来继续从美国进口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类,比如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等。
这个办法特朗普毫不避讳,在日本首相石破茂访问美国时,特朗普当着石破茂以及媒体记者们的面,不仅要求日本这么做——加大从美国进口石油、液化天然气的数量,而且连供应地都“贴心”地说了出来: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就是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尽管美国在19世纪就买下了这个州,但1959年才正式建州,为美国第49个州,也是美国50个州当中面积最大的,约为171万平方公里。
这片辽阔的土地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端,东面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对美国来说,是一块巨大的飞地。
阿拉斯加州拥有全美国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其中海拔约6194米的德纳里山是北美的最高峰,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都在阿拉斯加州的境内,其中最大的是马拉斯皮纳冰川,整个流域面积达到5700多平方公里,接近一个上海市那么大的冰川。

【阿拉斯加:马拉斯皮纳冰川的一角】
而且,广袤的阿拉斯加州各地区的气候不太一样。
东南部与中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为0℃~15℃;内陆地区则是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会降至-15℃;西部与西南部受洋流影响,寒冷风大——阿拉斯加最寒冷的地区当然是靠近北极圈的部分,属于极地气候,气温全年都处于零下。

【阿拉斯加的首府:朱诺】
(二)当年能够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买下阿拉斯加,多亏了一个人:威廉·亨利·西沃德。
西沃德出生于1801年,从政之前是一位成功的美国律师和地产经纪人,1830年他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8年后的1838年,他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并在1840年连任。
成为美国国务卿时,西沃德已经60岁了(1861年)。4年后的1865年,西沃德与林肯同一天遇刺,但西沃德非常幸运(因为枪手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他),只是受伤——如果没有那么幸运的话,估计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阿拉斯加这笔现在看来超级划算的买卖,不会成功。

【威廉·亨利·西沃德】
伤愈后的西沃德在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任期内继续担任国务卿。
1867年西沃德与俄国谈判购买俄属北美(当时的叫法,就是现在的阿拉斯加)。当年3月,西沃德以总价720万美元的价格敲定了这笔买卖,这是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
重点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民众都在反对和嘲笑这笔交易:花钱从俄国手中买了冻土和冰块。只有西沃德毅然决然地坚持交易并成功说服了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美国历史上另一位约翰逊总统是20世纪的,全名叫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安德鲁·约翰逊总统】
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肯定无法得知阿拉斯加的地下有什么,西沃德作为国务卿、约翰逊作为总统,他们对国会、对美国民众反复强调的理由是,美国内战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我们需要在北太平洋拥有一个像样的海军基地,而阿拉斯加是个再合适不过的地方。
这个理由背后的逻辑很明显不是经济利益,既有门罗主义的影子,又有美国扩张的野心,无法否认的是,确实很有国家发展层面的战略眼光。

【夏季的阿拉斯加朱诺】
(三)如果从职业的角度看,现在总人口约为70多万的阿拉斯加只有两类人:能源、矿产领域的产业工人及管理者;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的庞大军队及其家属。

【艾尔森空军基地,只是美国在阿拉斯加众多军事基地中的一个】
当然俄国人在阿拉斯加主要从事渔业和皮毛生意,时至今日,能源、矿产成为阿拉斯加的招牌,旅游、度假成为阿拉斯加的第三产业。
特朗普对阿拉斯加的能源非常自信,这也是基于现实的情况。

【阿拉斯加漫长的输油管道】
阿拉斯加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铺开,产能释放则是在80-90年代,这时的能源产业已经是阿拉斯加州的支柱性产业,州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来自石油及天然气产业,其次才是矿产、木材、渔业等等。
20世纪70年代时,阿拉斯加就建造了全长1200多公里的“穿越阿拉斯加输油管”,阿拉斯加的石油通过这条输油管,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美国本土和世界其他地区,巅峰时期每天输送约140-159万加仑(1美制加仑=3.79升)的石油。

阿拉斯加有两个石油和天然气最大的集中区域,分别位于中南部和北端。在没有环保组织介入的时期,从阿拉斯加北海岸的海湾,一路蜿蜒到阿拉斯加中南部的不冻港,石油、液化天然气、各类矿产等等,在此装船上油轮。
特朗普的第一总统任期即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阿拉斯加的能源和矿产开发已经决定要进行扩建,但后来上任的是拜登总统,环保主义在阿拉斯加大行其道,阿拉斯加能源扩产的美梦破灭了。

【阿拉斯加的一处陆地油气田】
所以早在特朗普参加2024年美国大选时,就多次向选民们承诺:如果当选,自己一定会废除拜登政府的那一套,加大美国国内能源的开采力度和出口总量,尤其是阿拉斯加。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要求日本、韩国、印度这些与美国贸易存在巨大顺差的亚洲国家必须购买阿拉斯加的油气资源,既是对选民的一种兑现竞选承诺的反馈,也是他希望“全球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计划中的关键一部,如果能源都不能把握住,谈何制造业回流美国呢。

【阿拉斯加的一处海上油气田】
结语就目前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以及防务威胁——尤其是对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虽然经济发达,但都有美国驻军,效果不错,日本和韩国肯定会就范;印度不一定,这个不一定并不是说印度会拒绝特朗普安排好的阿拉斯加油气出口,而是数量上会拒绝一部分。
阿拉斯加油气海上运输可以直接走太平洋到达日本、韩国,能够省去走巴拿马运河(南美油气)或者苏伊士运河(中东油气)的过路费以及时间,那么在销售价格方面,肯定不会让日本、韩国继续占便宜,这就是特朗普的风格。

而价格问题才是印度最不能接受的,他不一定在乎什么战略支点以及能源安全,因为印度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并不全是自己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他是要做生意的。
2022-2023年印度顶住压力,从俄罗斯按照“友情价”进口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这次遇到特朗普,难了。

【印度最大港口孟买港附近的众多炼油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