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莲反季栽培,补光灯周期设置,温室种植试验,光强梯度要测试

椒个朋友友 2025-02-22 15:30:59

碗莲反季栽培,补光灯周期设置,温室种植试验,光强梯度要测试

在花卉绿植的大家族里,碗莲也算得上是独特的存在了。碗莲呢,就是那种种在小小的容器里,像碗一样大小的莲花。它跟一般大田里种的荷花有点不一样,模样娇小可爱。它开花的时候可美啦,白白净净或者粉粉嫩嫩的花瓣,在小小的叶片衬托下,特别显眼。

不过,碗莲的栽培有时候还真让人头疼。就说正常的季节栽培,那也得按照它的习性来,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施肥、水温又得控制到多少,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但要是想反季栽培,那难度就更大了。

咱先说说为啥很多人想搞碗莲反季栽培。你想啊,在北方的冬天,外面冰天雪地的,要是能在家里看到开得美美的碗莲,多惬意啊。或者在南方的一些特殊时段,市场上碗莲供应不足的时候,要是自己能有一批反季栽培的碗莲拿出来卖,那说不定能有不错的收益。但这里面问题可多了去了,就像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似的。她住在一个小县城里,自己有个小院子,平常就喜欢种种花花草草,对盆栽特别感兴趣,就想着试试在冬天也种一盆碗莲,结果种了两次都没成功。

其实很多人像她一样,都知道种花得根据它的需求来,像光照啊、温度啊、水分啊、肥料啊,这些都得恰到好处。可在反季栽培的时候,这些条件就很难控制了。光照就是个大问题。碗莲正常生长的话,得有充足的阳光,可冬天光照时间短,强度又不够,在室内的话又很容易因为光照太弱长得不好。

这时候就有人想到用补光灯来补救。可补光灯也不是随便用的啊。补光灯的周期设置就很关键。比如说,不同品种的碗莲生长速度不一样,对光照时间的需求也不一样。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事儿,在一个南方的小镇上,有个花农老王,他尝试在温室里对几种不同的碗莲进行反季栽培试验。

老王种了三个不同品种的碗莲,一个是常见的小白碗莲,这个品种花期比较早,花朵也比较小;还有一个是比较少见的蓝莲花,蓝莲花的颜色特别迷人,就是栽培难度比较高;另外一种是粉彩碗莲,它的花瓣有很多颜色,特别漂亮。老王发现这三种植株需要的光照时间都不太一样。小白碗莲在补光灯下可能每天需要12个小时左右的光照,而蓝莲花因为本身生长比较缓慢,它每天可能需要1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光照,粉彩碗莲呢,在早上7点到下午5点这个时间段的光照效果比较好,光照时间大概10个小时左右,但晚上还得有其他辅助光源让它能平稳度过夜晚。

光照时间这事儿弄明白了,光强梯度也得好好测试。这在不同的地域差别可大了。就像北方干冷的地方,空气湿度小,阳光透过来的时候光强比较集中;南方湿热的地方呢,空气湿度大,光强就相对分散一些。老王在温室里设置了不同的光强梯度。最弱的区域光强大概是平常自然光照的50%,中等强度区域是80%,最强区域接近120%。他发现每个品种在不同的光强梯度下表现都不一样。小白碗莲在80%光强区域的时候,叶子长得比较旺盛,花朵也相对大一点;蓝莲花在100% - 120%光强区域,花朵颜色更鲜艳,但是水分蒸发太快,得不断补充水分;粉彩碗莲在光强太强的时候,花朵容易凋谢,所以在70% - 80%光强区域的时候,整体植株的生长状态是最好的。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那光照和光强都弄好了,温度呢?这也是个头疼的事儿。不同的绿植品种对温度要求差别可大了。像那种叫金边黄杨的绿植,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反而能长得更好,它就喜欢凉凉的环境;还有四季海棠,温度稍微高点,湿度大一点,它就长得特别旺盛。再回到碗莲,不同的品种温度适应范围也不一样。普通的小碗莲可能适合15 - 25摄氏度,而那些比较珍稀的碗莲品种,可能温度适应范围更窄,在20 - 23摄氏度左右才能长得好。

老王的温室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冬天的时候最低温度也有8摄氏度左右。他发现,在温度稍微低一点的时候,碗莲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要是温度低于5摄氏度,就算是补光灯一直开着,也可能会出现冻伤的情况。所以他就买了温控设备来控制温室里的温度。

除了温度和光照,水分和施肥也很重要。碗莲是水生植物,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北方的网友,在家里用一个小水缸种碗莲,他不知道水位该控制多少好,一会儿水太多了把根都泡坏了,一会儿水又太浅叶子有点发黄。要是按照正常季节,在室外的池塘里种碗莲,雨水和温度能相互调节水位。但是在温室里用补光灯反季栽培,就得人工控制得更精准。施肥也是一样,不同的时期施肥量和肥料种类都得不一样。比如在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让叶子长得茂盛些;在花芽分化的时候就得改用磷肥和钾肥,让花能长得好。

再说说补光灯的不同类型吧。常见的补光灯有LED补光灯、荧光补光灯和高压钠灯。比如说,LED补光灯节能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它还能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调整光的颜色和强度。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北方的养殖场主,他对LED补光灯研究得可透彻了。他说,他种的反季节花卉,用LED补光灯的效果特别好。荧光补光灯呢,成本比较低,但是光照的均匀度和强度没有LED补光灯好。高压钠灯在夜间补充光照的时候能补充较多的红光,对一些需要花芽分化的植物比较好,不过它发热厉害,能耗也高。

老王在温室里也做了不同类型补光灯的对比试验。他发现,在前期,荧光补光灯能让碗莲的幼苗生长得比较快,叶片比较厚实。到了中期,LED补光灯能让花朵的质量更好,花瓣更舒展,颜色也更鲜艳。高压钠灯在晚上补充光照的时候对花芽分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时间过长,花朵的颜色会有一点点偏红,不像自然光下那么纯正。

还有啊,不同的种植环境也会对碗莲反季栽培产生影响。在室内的小家庭环境里种碗莲,空间小,操作方便,但是光照、温度这些条件都不是很好控制。要是在大型的温室或者养殖场种植呢,空间大,设备齐全,能更好地控制各种条件,但是成本也比较高。就像我在云南看到的一个农场,他们的温室种植了很多种花卉,碗莲也是其中一种。他们的温室里各种设备一应俱全,温度、湿度、光照都能精准控制。可是他们的人工成本就比较高,得有专门的人去照料这些碗莲。

在南方的农村,有些人就在自家院子里搭个简易的温室来种碗莲。这种简易温室就成本特别低,就是用一些塑料薄膜和木架搭起来的。但是它保温效果和光照调节效果就不是那么好。有个叫小李的南方农民,他就自己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个简易温室种碗莲。他说到了晚上,塑料薄膜下面的温度还是降得很快,他有时候还得拿电暖器来给温度补补。

另外,水体的酸碱度对碗莲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一般来说,碗莲适合生长在弱碱性到中性的水体里。要是水体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影响它的生长。我有个朋友在四川,他土壤的酸碱度不太一样,在种花的时候就吃了不少亏。他种盆栽的时候没太注意土壤酸碱度,结果有些花就长得不好。

碗莲反季栽培就像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每个环节都得精心照顾,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败。大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者想法呢?比如在不同海拔的地方,碗莲反季栽培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或者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光照、温度这些难题呢?这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啊。

咱们再从一些冷门的绿植品种对比来看。像白脉椒草,它叶片有白色的条纹,对光照的要求不是特别高,比较耐阴,在室内稍微有一点散射光就能长得不错。和碗莲对比,碗莲是完全水生的,对光照和水温的要求要复杂得多。还有鸟巢蕨,鸟巢蕨喜欢生长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对空气湿度要求很高,而且它不耐干旱。这和碗莲在水体湿度方面的要求又有很大区别。再比如说龟背竹,龟背竹的叶片很有特点,它耐阴能力也不错,但是到了晚上,它需要一定的黑暗时间来调整自己,这也和碗莲的生长节奏不太一样。

在这么多年的反季栽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个江苏的花友,他特别喜欢尝试新东西。有一年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种新的补光灯技术,说是可以让植物生长得特别好。他就买了一套回来,用在自己的碗莲种植上。一开始他还很期待,每天都观察碗莲的变化。结果呢,由于他对新技术的操作不太熟悉,补光灯的参数设置有问题,差点把碗莲都给“害”死了。不过他也没气馁,经过不断的调整,最后碗莲还是长得还不错。

所以说,碗莲反季栽培真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又很有趣的事情。从南方的湿热地区到北方干冷地区,从不同的种植环境到不同的光强、温度、施肥等因素,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尝试。你要是也想试试碗莲反季栽培,或者你在自己种其他植物的时候有什么独特的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啊,说不定能让其他人得到不少启发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