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024 YR4,该天体将于2032年12月22日与地球接近,撞击地球概率为1.6%(欧空局数据)。由于该小行星体积较大、最大直径超过100米,预计撞击地球时可能产生8兆吨TNT爆炸当量的能量,目前联合国已经启动《行星安全协议》要求各国天文机构对该天体进行持续观察。
小行星2025 AO2,该天体2025年1月17日达到距离地球最近距离77万公里的近地点,由于其体积小、距离地球过远,目前一般不将其视为对地球有严重威胁的天体。
小行星99942,该天体将于2029年4月13日从距离地球3.2万公里处掠过,无撞击风险,但历史上曾于2004年产生过撞击地球概率达2.7%的危险状况。
小行星对地球造成的威胁,主要并非是直接撞击产生的破坏。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而在陆地上又存在大面积的沙漠、森林、山地等非人类聚居区,因此直接撞击地表对于人类的威胁事实上不高。
真正会造成麻烦的,在于小行星由于速度极快又往往质地较脆,在冲入大气层后会产生非常可观的冲击波和碎片,并由此产生次生灾害。防御小行星冲撞地球造成的危害,绝非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完成,需要进行全球范围的系统性的合作。
具体来说包括:建立跨国的小行星监控体系,随时对可能产生威胁的小行星进行监测,并预测其与地球产生接触的可能性;研发动能拦截装置等防御小行星的硬杀伤系统,必要时对小行星直接进行攻击以将其摧毁或使其偏离原有轨道;拓展反导拦截系统的应用边界,将其进行升级以使其具备拦截小行星碎片和陨石的能力。
总体来说,防御小行星冲击对于当前各国的航天机构和军队而言是非常难以处理的任务,但以当前的技术手段来说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重点在于需要加大力量投入到动能拦截系统的研发、使其具备有效拦截小行星的可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确保小行星的动向能及时向受威胁地区通报以减轻其产生的危害。
人类命运::地球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平均周期6200万年,上一次是6500万年前(大胆演绎讨论地磁反转与大灭绝)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电磁粒子。危险在于,太阳发射更多负光子将导致其正的静电持续增长(缓慢但不可逆转),地球接受负光子带负电(地球与太阳静电自旋产生磁场),当前太阳地球间电和磁都是引力,地球太阳距离处于低谷,地球高温。太阳静电增长破坏它的稳定,耀斑增多,在某些方向位置强引力源扰动下耀斑大爆发(正电物质)射向地球,热不可当,伴随陨石,生物大灭绝。然后地球由带负电转向正电,地磁反转,地球因电磁力反向远离太阳(靠近月亮),开启漫长冰河期,以及新的板块漂移造山运动。。。第六次灭绝不远了,估计爆发过程时间不长,人类有可能设法躲过灭绝灾难(学习逃过灭绝的动物)。迷信悖论斯坦将导致人类无法逃脱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具体现象必然是复杂的,大小灾变都有。………有趣的是,地磁场有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显然由太阳光子照射决定。详见论文“新沂台和马陵山台地电场日变化及潮汐响应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