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最近总觉得心力交瘁,不是因为工作,而是被一些人际关系搞得疲惫不堪。
四十多岁的人了,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他觉得自己早就应该明白一些道理,可总有些事情让他不得不再次审视自己的人际交往。
首先是老王。
老王和张叔认识十多年了,从年轻时候就经常找他借钱,理由总是五花八门,不是家里急用就是生意周转,刚开始张叔还觉得朋友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可渐渐地他发现,老王借钱就好像成了习惯,而且从来不提还钱的事,仿佛张叔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张叔也曾旁敲侧击地提过几次,但老王总是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慢慢地,张叔心里就有了疙瘩。
他意识到,老王并不是真的遇到了什么难处,而是把他当成了提款机,这种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朋友,不值得他再继续交往下去。
张叔想起一句老话,“救急不救穷”,这话放在老王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一位是公司的同事小刘。
小刘年轻气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张叔几次提意见都被他直接顶回去,甚至有时候还会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嘲讽他。
张叔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没必要和一个年轻人计较,就想着忍一忍算了,可小刘却变本加厉,越发不尊重他。
张叔这才意识到,有些人就是不值得你退让,你越是忍气吞声,他们越是蹬鼻子上脸。
这种不尊重他人的人,根本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
与其和他们纠缠,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另外,还有一些表面上和张叔关系不错的“朋友”,这些人平时见面总是称兄道弟,但在张叔遇到困难的时候却一个个都避之不及,仿佛生怕被他连累。
前不久张叔父亲住院,需要一大笔钱,他求助这些“朋友”,结果要么是找各种借口推脱,要么是直接不回复,这让张叔感到无比心寒。
他终于明白,人到中年,很多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那些平时对你嘘寒问暖的人,未必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你,他们可能只是看中了你身上的某些价值。
张叔想起了《飘》里的一句话,“我可以为你赴汤蹈火,也可以让你一文不值”, 这句话简直太真实了。
那些只会在你风光的时候锦上添花,却不会在你落难的时候雪中送炭的人,根本不值得交往。
人到中年,张叔开始懂得断舍离,他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所有人都掏心掏肺,而是学会了保护自己。
他开始疏远老王,不再借钱给他;他也减少了和小刘的接触,避免无谓的争执;他还看清了那些表面朋友的真面目,不再对他们抱有幻想。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家人和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身上,他觉得这样做,才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张叔慢慢明白,中年人不需要去讨好谁,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余生很贵,应该把时间留给那些让自己感到快乐和舒适的人,而不是那些消耗自己的人。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再为无意义的人际关系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