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佛教与大唐本土文化不断融合,便创立了别具一格的禅宗。禅宗与文学的结合,又产生了可以体验生活、考察人生的禅诗。修禅依靠感悟,表达上多用象征、比喻、联想等方法,与诗歌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非常接近,彼此也容易相互贯通。
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即众生自性本净,不需向外驰求。通俗地说,就是心无挂碍,既能细微地感知外物,又不受其迷惑和干扰。禅僧之间的讨论、对话等交流也经常采用暗示、比喻等含蓄语言,却又显得包蕴深远,耐人咀嚼。下面一起欣赏唐代吕温的一首禅诗:
戏赠灵澈上人
中唐 · 吕温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吕温在文中如此叙说:僧人也会对盎然的春意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过禅者却并不迷恋眼前缤纷的世界,心中更无执念。请看那一泓清澈的池水,岸边枝头的繁花不也是经常在水面上留下花影吗?
吕温26岁进士及第,刚入仕后曾担任左拾遗,并与刘禹锡等人一起参加过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后来因此受牵累而多次被贬。坎坷的人生遭遇,让吕温逐渐厌倦了宦海沉浮,反而愿意结交僧侣,喜欢恬静无忧的生活。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著名诗僧,他颇富文才,与皎然等人齐名,才子刘长卿就曾写过一首《送灵澈上人》的名篇。吕温在一次文人墨客的聚会中认识了灵澈上人,此后二人便开始了密切交往,彼此之间还经常以禅语相互调侃。这首诗充满禅理,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值得反复阅读。
吕温博闻强记,自幼就喜欢读书和思考。与灵澈上人相识之后,彼此间的几番交谈对吕温触动很大,从此之后他便留意禅宗理论,积极钻研佛家经义,后来便掌握了丰富的禅学知识,同时也感悟颇多。有一次他就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给上人,也在不经意间为后世奉献了一首名篇。
首句中的“亦有”二字是相对于俗人来说,很多人觉得僧侣既然出家了,就该清心寡欲,不会像俗人一样喜欢大自然的景物。吕温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僧侣既然是凡夫肉胎,当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禅者具有“芳春兴”并非不可思议之事。
接下来,作者便深入阐述了禅理。吕温认为像灵澈上人那样的大师,虽然也爱花惜草、赞美春天,但是他一定不会在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些景物和事情,而是像看待如过眼烟云那样,不滞于心,一旦时过境迁,他也会转移注意力。
苏轼就曾吟诵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奔波的人生有时就像四处盘旋的飞鸟,何处留下足迹、余生归宿何方,可能都是一种巧合或偶然,与其整天为这些事情烦忧,不如毫无牵挂,任运随缘。禅家非常懂得及时放下,所以就不会被很多情感和俗务束缚手脚。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诗人在后两句以“池水、花影”为例,进一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湛然”二字,意指池水极其清澈,同时也表明水面上也是风平浪静,否则若是风大浪涌,必然显得浑浊一片。
此时花枝倒映于宛如明镜一般的水面上,在微风的吹拂下,花影显得时而完整、时而破缺,不断变幻的形态,虽然会引得游人遐思,但是并不能改变池水本身的性质和功能。诗人以此表明,禅心仿佛池水,可以承载各种姿态的花影,但是又自性纯真,不随其改变内质。
唐代的一首七绝,不见一个生僻字,看似信手拈来,却饱含禅理。作者运用生动的事例,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也令人感悟良多。
一般人虽然不具备禅者高深的学问,也不可能效仿他们那样修行,可是日常生活中有着无尽的烦恼和悲伤,人们也应该学会取舍,愿意放下,如此才能心无挂碍地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