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五代十国《清泰元宝光背折五型》铜钱赏析

古韵燕蜀收藏 2025-01-15 21:54:39

清泰元宝后唐铸 又见当五更珍罕

清泰元宝,有泉谱断其为元代寺观钱。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古钱大集》一书中,可见其附录于元代铸钱之后,且引述此钱为马定祥先生批为“元代寺观钱”。显而易见,这种录入和引述方式隐示了华光普先生对此钱铸期铸者的某种保留态度。因此,关于此钱的铸期铸者,尽管马定祥先生有其观点,但无著文考证,因此,其并不能成为盖棺之论。

进入本世纪,有泉友对上述“马批”清泰元宝乃元朝寺观钱的说法,提出了质疑,颇有道理。其主要是因为,“清泰”二字并非是元朝的寺观有此名,此其一;其二,重要的却在于“清泰”乃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年号,且使用长达四年之久,其尽管史书无载铸钱,但是其却极有可能铸钱。

此外,愚见以为,还有以下原因说明该钱并非元铸,一是,书相上看,清泰元宝是隶书书体(至少也是隶书含楷意),而统观元代铸钱,无轮行用钱还是寺观钱,其书体均未用过隶书或似隶似楷的书意;二是,清泰元宝谱载形制为折三型大小(约32毫米左右),而元代寺观钱从未铸过如此大的寺观钱,也不合时代基本特征。因此,从书相和铸相这两个重要方面来判断,清泰元宝确实非元代寺观钱,而应该是五代十国后唐所铸。

早在公元2013年,愚便展赏并分析过清泰元宝钱,其中一枚为小平,一枚为折三。十余年间,清泰元宝钱仍然罕出,而愚有幸有猎获到一枚折五大小的清泰元宝钱,其如此形制,更是进一步论证了清泰元宝钱确非元铸寺观钱。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实物实证,以宣泉界,再飨泉好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清泰元宝”四字,直读,隶书书体(略含楷意),其中“寳”字是典型的隶书写法。续可见其字书写笔划清晰,书意几分拙率,自然而不拘,可谓率意而为之。因此,从该书相看,其风格特征确实不会是元代所铸。而其较为率意的书写,尤其是隶书含楷意的书相特征,却更似五代十国铸币。是故,品文识书,无需赘述,本品应为五代十国后唐官炉铸币,其门可开,难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35.11毫米,重量14.04克,铸体厚薄适中,类折五形制大小(比谱载之品更大,首见)。其制式为窄缘稍宽,面穿廓较细,背穿廓略粗。其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皆为干净。复观字廓,轮廓分明,鼓凸自然而有度,正是恰到好处。如此,观铸识体,无需多言,本品规整干净之铸相,显示器为官炉铸制无疑。同时,如此大形制,更不可能为寺观钱。故而,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绿锈泥垢,稍见红斑,乃生坑锈相,出坑已有十余年。观其全身,皮壳生成,老而弥坚,锈痂乃至泥垢,皆十分的紧实牢固,可抗刃击,可谓之一眼可识的耄耋老相,天下贼伪仿作盖不可得。续察其材质,青铜质地确定,铜色老旧感十足。如此,辩锈识浆,不再赘述,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门洞开,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清泰元宝(折五)”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过关斩将,正可谓开门见山之毋容置疑之品。如前所述,此钱至今在收藏实践中,仍然罕见,可见其确属珍稀之品。通过以上分析(愚在十年前有过解析,此不过多重复),我们可以确证“清泰元宝”钱,非元代寺观钱,之前名家所断乃为误判(正常现象),当予以纠正。因此,一言以蔽之,作为五代十国珍泉之一,该钱颇具收藏价值,十分值得我们收藏珍惜矣。

以下清泰元宝当三型,为本人于公元2013年4月27日公展赏析于新浪博客。

以下清泰元宝小平(或折二),本人于公元2013年12月26日公展鉴赏与新浪博客。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2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