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南京查获“大白菜”,鉴定砗磲,网友:死体贝为何罚款又判刑

暮未 2024-09-15 16:28:43

2023年9月18日,南京海关在例行检查时意外发现了一颗奇特的“大白菜”藏在一位旅客的行李中,结果这一发现竟导致了海关的扣押。

敢买卖它?可真“刑”!

2023年9月,南京海关查获了一颗重达1.09公斤的“大白菜”,令人惊讶的是,这竟然是一件用砗磲制作的工艺品!

更令人无奈的是,各式各样的奇葩砗磲制品也接连“现身”。

2023年11月,银川河东机场上演了一幕现实生活中的“行李箱奇遇记”。

一名从迪拜入境的旅客万万没料到,自己行李箱中那只重达1.5公斤的“大宝贝”竟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波。

这不仅仅是一枚普通的贝壳,而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砗磲,而且它还是目前国内查获的最重的砗磲个体。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个例吗?那未免也太天真了。

2023年10月,广州海关从旅客行李中查获了一批总重量达785克的砗磲贝壳,这些贝壳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更离谱的是,竟然有人用砗磲来制作围棋子。

面对如此猖獗的砗磲非法贸易,法律的威严绝不会坐视不管。

北海市的曾某因贩卖砗磲制品被判刑,除了被罚款2万元外,还被判处5个月拘役,缓刑10个月。

这些案例无一不表明,法律对砗磲的保护是认真的!

《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任何形式的砗磲买卖、运输或携带行为均属违法。

因此,不要再试图钻法律的空子,否则法律的严惩终将降临到你身上。

也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是个贝壳吗?至于如此兴师动众?这就得从砗磲自身谈起。

砗磲究竟是什么?

砗磲,这个名字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较为陌生,然而它却是海洋中一种独特的生物。

作为全球体型最大的双壳贝类,砗磲的身躯实在是“巨无霸”,有些个体甚至能生长到超过一米的长度,重量更是超越了200公斤。

它们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上,利用粗壮的足丝牢牢附着在礁石表面,安静地滤取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悠然度过漫长的一生。

砗磲的外壳通常呈现白色或浅黄色,表面布满一道道犹如车辙般的沟槽,因此得名“车渠”。

在中国,砗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便已出现。

早在汉朝时期,砗磲就已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加以使用。

砗磲的外壳质地坚硬,且不易腐蚀,因此常被用来雕刻成各类精美的器皿、摆件和佛像等作品。

在佛教文化中,砗磲被奉为“七宝”之首,象征着纯洁、吉祥与智慧。佛教信徒坚信,佩戴砗磲饰品能够辟邪驱凶,并为他们带来好运。

随着岁月的流逝,砗磲的价值不仅未曾减退,反而愈显珍稀。

在当今社会,砗磲制品不仅被收藏家视为珍贵之物,也受到了文玩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砗磲手串、吊坠以及摆件等制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其中一些品质优良的砗磲作品甚至可以卖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

然而,正是美丽与珍贵的价值使得砗磲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人类对砗磲的过度需求,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将这一古老物种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法之徒不惜冒险铤而走险。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他们对砗磲的生长环境进行了破坏性的掠夺。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间全球的砗磲资源已锐减逾90??许多海域的砗磲早已消失殆尽。

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始采取行动。

198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所有砗磲种类纳入附录II,这表明砗磲的国际贸易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中国已将砗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严禁一切形式的捕捞、销售和购买砗磲制品。

砗磲的作用

砗磲,这个名字仿佛蕴含着海洋的神秘气息,仿佛在引诱你去揭开深海中的秘密。

我们先来谈谈砗磲的体型,那可真是非同一般的庞大。

它们的生长速度非常惊人,短短几年内就能长到超过一米,堪称海洋中的“巨无霸”。

千万别以为长得快就没什么价值,砗磲的生长纹层其实是记录地球环境变化的“日记本”。

你想想看,成年砗磲体型庞大,行动迟缓,几乎是定居在一个地方。

它们如同“地质气象站”,精准地记录着周围海域的温度、盐度,甚至污染物的变化。

更为惊人的是,砗磲的寿命可长达百年以上,这使得它们能够保存跨越百年的环境数据。对于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以及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砗磲无疑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其他贝类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

其他贝类由于体型较小且频繁移动,所记录的信息往往不够准确和连贯。

砗磲则完全不同,它们终其一生都固定在一个地方,所记录的信息极其真实可靠,堪称“活化石”。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砗磲化石,宛如翻阅一本历史书,从中揭示地球环境的演变历程。这一研究在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以及预测未来趋势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砗磲不仅能够记录环境信息,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贡献也是相当显著的。

它们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帮助维持生态的平衡。

此外,砗磲具备极强的过滤能力,被誉为“天然净水器”。一只成年砗磲每天能够过滤数吨海水,其净化效率之高,堪称名副其实的“海洋清道夫”。

试想一下,若海洋中失去了砗磲,环境将会变得怎样?

砗磲与一种名为虫黄藻的单细胞海藻共生。

虫黄藻为砗磲带来了额外的营养,而砗磲则为虫黄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完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砗磲的贝壳不仅极为坚硬,还相当有气势,同时它还能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小鱼小虾,甚至更微小的海洋生物,常常在砗磲的贝壳中穿梭嬉戏、栖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然而,这种对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生物,如今却因人类的贪婪而陷入生存困境。

砗磲的贝壳以其独特的纹理和艳丽的色彩,受到一些人的青睐,被视为珍贵之物,甚至被打造成各类工艺品和装饰品,市场上以高价售出。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用来形容砗磲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为砗磲的珍稀与重要性,国家才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加以严格保护。

海南渔民售卖“中国鲎”被判刑

中国鲎是鲎科家族的一员,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

它们的身体扁平,拖着长长的剑状尾巴,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螃蟹。

别看它们外表普通,实际上中国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享有“活化石”的美誉。

它们亲历了地球的巨变,堪称一部鲜活的进化史。

然而,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如今却濒临灭绝的危机。

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以至于在一些曾经栖息的海域,如今已难以见到它们的踪影。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活化石”濒临灭绝的边缘?

鲎的血液中富含铜离子,接触氧气后会呈现蓝色。这种独特的血液在医学界被视为珍贵资源。

你打过疫苗吗?吃东西前会留意生产日期吗?这些看似与鲎毫无关联的事情,实际上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鲎试剂”是由鲎血制成的,广泛用于检测细菌毒素,堪称利器。

然而,这一为人类默默奉献多年的“活化石”,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正是人类的过度索取。

过去,人们对鲎知之甚少,甚至将其作为餐桌上的美食,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并不罕见。

后来,随着鲎血的医学价值逐渐被发掘,一些人嗅到了“商机”,便开始大规模捕捞鲎类,并非法售卖鲎血,致使鲎的数量急剧减少。

根据相关报道,仅在海南、福建等地,就已有多起因非法捕捞和贩卖中国鲎而被判刑的案件。

你或许会疑惑:中国鲎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吗?为什么还有人敢冒险违法捕捞?

法律的威慑力固然存在,但现实中,总有人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选择铤而走险。

保护中国鲎,实质上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守护我们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

7 阅读:5602
评论列表
  • 2024-09-16 20:35

    我们天天保护的砗磲,小日子一顿饭吃一个,越南人一顿吃三个

    用户66xxx13 回复:
    有养殖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砗磲都是保护品种。但不巧的是,生活在中国沿海的所有砗磲恰巧都是保护品种,原因你得问咱们的老祖宗。
    路易湿 回复: 用户66xxx13
    这东西据说长的很慢,就像为什么没人种金丝楠木一样,种下去三五百年才能收获。
  • 飞飞 19
    2024-09-16 17:22

    外国买卖是合法的,带回国就非法了。

    用户66xxx13 回复:
    品种不一样,砗磲有很多种类,不是每种都是保护动物。咱们中国近海能接触到的砗磲品种,都是被咱们自个的老祖宗吃成保护物种的
  • 2024-09-17 21:10

    咱们使劲保护,外国使劲霍霍,有啥用

    唱谣小儿 回复:
    对,尤其就小日本的鲸、鲨、海豚!!!跟老美一样就一地球毒瘤!
  • 2024-09-16 13:54

    这种旅游景点见摆出来卖[笑着哭]

    记念刘和珍君 回复:
    那不是真的,真的就犯法了
  • 2024-09-16 13:10

    我记得十来年前砗磲还能正常买

    Lady包法利 回复:
    那时淘宝很多做成手串卖的
  • 2024-09-16 17:02

    有规模化的人工养殖砗磲

    用户10xxx16 回复:
    让我想起来荷兰海军预订做船的百年木材去年刚成熟[得瑟][得瑟][得瑟]
    克里斯 回复: 用户10xxx16
    那是丹麦
  • 2024-09-16 13:15

    清朝五品官员帽子上的珠子就是这玩意做的

  • 2024-09-18 07:21

    玩什么不好?你到青岛扇人耳光,才一千,拘10天!

  • 2024-09-17 14:34

    沙特王储哭了

  • [滑稽笑]

  • 2024-09-18 08:41

    应该研究人工饲养

暮未

简介:暮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