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往往扑朔迷离,正如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皇位继承风波。随着江苏盱眙出土的《赵正书》,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画卷正在展开。
造就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胡亥,真的是个弑兄篡位的小人吗?当我们翻开《史记》,看到的是一场由赵高、李斯精心策划的夺权阴谋。但《赵正书》却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答案 - 胡亥的继位竟是秦始皇的明确旨意。
两千年来,人们对胡亥的认知几乎都源自《史记》。在这部传世巨著中,胡亥是个被权臣操控的傀儡,他们联手篡改遗诏、诛杀扶苏,最终将这个昏庸之君推上皇位。这个版本深入人心,以至于后人提起胡亥,第一反应就是“不当人子”。
可《赵正书》的出土,打破了这个根深蒂固的认知。竹简显示,在秦始皇驾崩前,他亲自钦点胡亥继位。始皇帝认为这个小儿子聪明伶俐、通晓法理,比性格倔强的扶苏更适合当皇帝。整个继位过程平稳自然,哪有什么宫廷阴谋?
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记载,到底哪个更接近真相?从时间上看,《赵正书》成书于西汉早期,距离秦朝灭亡仅数十年,参考的很可能是秦朝原始档案。而《史记》问世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加工和改写。
更重要的是,汉朝本就是推翻秦朝建立的政权。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史官们对秦朝的记载难免带有偏见。把胡亥塑造成昏君、把秦朝描绘得充满阴谋,何尝不是为汉朝统治正名的需要?
但问题来了 - 如果胡亥真是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为什么还会把秦朝江山败得一塌糊涂?或许答案就藏在他的性格里。即便是秦始皇亲自选的接班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担当,照样会把江山玩完。
那些被埋没的历史真相,正像这些出土的竹简一样,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它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相往往比传说更耐人寻味。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会把江山交给聪明伶俐但经验不足的小儿子,还是性格倔强但年富力强的长子?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文献:《赵正书》、《史记》
谁当皇帝一样灭亡,六国统一疆土太大了,没有谁能代替秦始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