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何不阻止“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这样的荒唐事?

一点儿历史事 2025-02-21 20:45:48

唐玄宗为何不阻止“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这样的荒唐事?

“妈妈”给“儿子”洗澡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杨贵妃这个“妈”比安禄山这个“儿子”小了十七岁。

这么诡异的事情,作为大唐最高统治者的唐玄宗却没有感到丝毫不适,反而非常高兴。

1.故事的开始

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初三,大唐皇宫金碧辉煌,庆祝杨贵妃的“儿子”生辰。

安禄山本是栗特族人,是典型的“胡人”,他自幼丧父,六岁便独自一人出家谋生。

为了活下去,他不仅学会了六国语言,而且极为擅长察言观色。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安禄山凭借杰出的语言天赋获得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信任。

但安禄山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获得满足,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安禄山想方设法地与丞相李林甫牵线搭桥。

如愿见识到大唐繁华的安禄山勾起了更大的欲望,为此他不惜认小自己十七岁的杨贵妃为“母亲”。

每次入朝觐见,安禄山都先跪拜杨贵妃,在跪拜唐玄宗,以此来博取杨贵妃的好感。

也正因为安禄山的“机灵懂事”,杨贵妃对其颇有好感,甚至愿意在皇宫为安禄山举办生日宴。

2.怪异的“仪式”

在大唐,有一个名为“洗三”的仪式,就是在小孩子出生第三日为他进行沐浴,寓意消除灾难,吉祥如意。

由于母亲刚刚分娩,所以“洗三”一般是亲友代劳。

而“干妈”给“干儿子”“洗三”,估计只有杨贵妃这一个。

正月初六(安禄山过完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就安排了一个特大的木桶,给干儿子安禄山举行“洗三”仪式。

而唐玄宗对此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觉得很有趣,赏赐安禄山非常丰厚的“洗三钱”。

这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一幕,在当时却很容易被人接受。

尤其是在那个风气开放的盛唐时代。

在唐玄宗和杨贵妃眼中,安禄山只是一个“玩物”,一个生活的调味品罢了。

而从“生日宴”到“洗三”,安禄山也似乎很喜欢这个形式,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甚至极为欣喜。

也因此,唐玄宗将安禄山当成了一个“小丑”。

3.谁是“执棋人”?

安禄山的心里,十分清楚与唐玄宗、杨贵妃的感情只是镜花水月,对方也没有想过平等对待自己。

因此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反而想将那繁华的一切都据为己有。

哪怕使用最低贱的方法博取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都在所不惜。

安禄山的“隐忍”都被开元明相张九龄看在眼里,因此张九龄不止一次上报朝廷:“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可唐玄宗并不相信,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逆臣杨国忠”的名号举兵谋反。

消息一出,朝野混乱,大唐的权贵们过久了平稳日子,已经忘却了战争的本能。

皇城的护卫部队竟然是集市里的商贩组成的。

面对安禄山蓄谋已久的反叛,唐朝部队没有丝毫抵抗能力,一些县城甚至只能开门迎接叛军。

即便如此,唐玄宗依然不相信自己的“干儿子”会谋反。

直到叛军攻占整个河北,唐玄宗才幡然醒悟。

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自乱阵脚。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唐玄宗开始对前线的部队胡乱指挥,听信谗言杀害了名将高仙芝和封长清,强迫哥舒翰出征导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最终“马嵬坡兵变”,唐玄宗不得已亲手手刃自己最爱的女人杨贵妃。

作为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由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内乱,其实都是唐玄宗咎由自取。

结语

1.作为唐代最开明的皇帝,唐玄宗确实有“雄才伟略”,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这是我们要肯定他的地方。

2.统治后期,唐玄宗沉迷自身享乐,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置人民于水火之中,这是我们要摒弃他的地方。

3.按照大唐国力以及开元盛世积攒下的雄厚财力,安史之乱本不足为惧,但唐玄宗的错误判断却使得这场叛乱规模逐渐扩大。

4.安史之乱已成气候之后,唐玄宗更是不顾实际情况,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强行命令还没有准备好的哥舒翰出站,致使战争一败涂地,数十万唐军将士埋骨沙场,让人愤怒、不甘。

5.唐玄宗“马嵬坡之变”后被迫交出了权力,成为了太上皇,晚年更是十分凄凉,让后人唏嘘不已。

可比起这些,那些无辜殒命的将士才更值得我们悼念。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