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由来
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也代表着白天和夜晚的长短相等。其由来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天文观测。
天文观测: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发现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方,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的交点上。由于地球的倾斜轴度为23.5度,所以在这一天,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白昼和黑夜时间相等,从而形成了“秋分”节气。
农耕文化:秋分时节,农作物进入成熟收获阶段,人们通过长期的农耕实践,逐渐认识到这一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将这一天定为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
秋分节气的风俗简介
秋分节气的风俗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有对丰收的庆祝和期盼。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秋分风俗:
1. 秋祭月: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向月亮表达感激和敬意。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由于秋分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才改至农历十五中秋为祭月节。
- 民间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会准备供品、点香点蜡烛,对月祭拜。
2. 吃秋菜:
- 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人们会在秋分这一天采摘秋菜,与鱼片一起熬汤,称为“秋汤”,寓意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 送秋牛:
- 秋分时节,民间有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是在红纸或黄纸上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的图画,预示丰收。送图者多为民间善言唱者,他们每到一家都会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主人高兴了就给红包。
4. 粘雀子嘴:
- 在秋分这一天,农民们会煮一些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以免雀子来破坏庄稼。这虽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也体现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和保护庄稼的智慧。
5. 放风筝:
- 秋分时节,天高气爽,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人们会制作各种形状的风筝,如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等,在田野或空地上放飞,享受秋天的乐趣。
6. 竖蛋:
- 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竖蛋的习俗。人们会选择一个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以祈求一年中风调雨顺、好事连连。
此外,秋分时节还有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习俗和农谚,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