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舒:正式调入CCTV-3,或有望超越龙洋成为央视新“综艺一姐”

清徐来 2025-03-28 11:22:53
央视主持天团大换血背后:解码95后新生代主持人的破圈密码当体育主播跨界综艺:央视新生代主持人的突围战

2023年盛夏的某个清晨,央视大楼的咖啡间里飘着现磨拿铁的香气。28岁的马凡舒对着化妆镜整理耳麦时,指尖突然触碰到五套体育频道那枚金色的麦标——这是她特意保留的纪念品。从《天下足球》到《绽放吧妈妈》,这个哈尔滨姑娘的转型之路,恰似央视主持梯队更迭的微缩景观。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23主持人职业发展报告》,央视近三年新晋主持人平均年龄下降4.7岁,95后占比达到38%。在总台官网最新公布的编制名单中,综艺频道主持人团队的平均年龄首次跌破32岁大关。这组数据背后,藏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马凡舒从体育频道到综艺频道的调动,并非简单的岗位轮换,而是央视主持人培养机制变革的重要注脚。

记得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马凡舒在解说席上脱口而出的"这脚射门简直像开盲盒"引发热议。这个将体育术语与网络热词完美嫁接的瞬间,在抖音创造了2.3亿次播放量。正是这种"破次元壁"的表达能力,让总台领导层看到了传统主持人转型的可能性。如今回看,那次出圈事件就像蝴蝶扇动的翅膀,最终促成了她的频道跨越。

从专业赛道到全能选手:媒体融合时代的生存法则

在央视大楼17层的弧形走廊里,悬挂着历任"央视一姐"的经典剧照。从倪萍时代温暖人心的《综艺大观》,到董卿时期诗情画意的《朗读者》,每个时代的女主播都在寻找与观众对话的密码。如今这个密码本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媒体融合。

马凡舒的转型轨迹恰好印证了这种变革。在主持《绽放吧妈妈》期间,她需要同时驾驭演播室录制、短视频直播、线下亲子活动三种形态。节目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节目抖音账号的单条vlog播放量突破8500万,其中马凡舒教宝妈们跳"刘畊宏毽子操"的视频,创造了单日涨粉53万的纪录。这种"大屏+小屏"的双轨制主持模式,正在重塑主持人的能力模型。

央视人力资源部的内部文件透露,2023年起实施"主持人全媒体能力认证计划"。该计划要求所有在编主持人每年完成至少80课时的新媒体运营、竖屏直播、数据化表达等培训。马凡舒在最近的业务考核中,以"移动端内容创意"模块98分的成绩位列榜首。这个细节或许能解释,为何她的抖音账号"凡舒的元气日记"能保持每周3更的更新频率,每条视频平均收获20万+点赞。

流量时代的传承密码:当新老主持天团隔空对话

在央视春晚后台,流传着这样一个"交接仪式":每位新主持首次登台前,都要触摸化妆间里那块刻着历届主持人签名的铜板。当马凡舒的指尖划过董卿的名字时,她或许在思考:在短视频统治注意力的时代,该如何续写前辈们的传奇?

这种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张力,在龙洋与马凡舒的"隔空较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总台收视率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龙洋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电视端保持1.8%的稳定收视,而马凡舒担纲的《周末新花young》在B站的直播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达37万。前者延续了董卿时代的知识审美,后者则开辟了Z世代的互动玩法。

不过,真正的变革发生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在央视新媒体中心的透明会议室里,95后编导们正在用"用户画像大数据"重新定义主持风格。马凡舒的团队通过算法分析发现,她的"邻家姐姐"人设在18-24岁观众中接受度最高。于是,《绽放吧妈妈》第二季新增了"凡舒夜话"直播环节,专门解答年轻妈妈的育儿焦虑。这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打造,让传统主持人的"观众缘"有了精准的数字化表达。

结语:在变与不变中寻找主持艺术的第二曲线

当我们在手机屏上划着马凡舒的健身vlog时,很难想象三十年前倪萍是如何用一封手写信感动亿万观众的。但那些闪烁在时代缝隙中的职业精神,依然在新生代主持人的血液里流淌。马凡舒最近在采访中透露,她坚持手写台本的习惯源自前辈教导——这个细节,就像她珍藏在化妆箱里的体育频道麦标,诉说着变革浪潮中不变的传承。

央视大楼前的玉兰树又到了开花时节,枝头的新蕊与老花交相辉映。或许主持艺术的精髓就在于此:既要像玉兰老根般深扎专业土壤,又要如新绽的花苞般拥抱阳光雨露。当我们下次看到马凡舒在综艺舞台上游刃有余时,不妨细品那些藏在笑容背后的时代密码——那是传统媒体人的坚守,更是新媒体时代的突围宣言。

此刻望着镜中那个既能解说世界杯、又能跳毽子操的自己,马凡舒忽然想起入职时前辈说的话:"主持人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观众都觉得你在对他一个人说话。"在这个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这句话或许应该更新为:"让每个屏幕前的你,都觉得自己被看见。"

0 阅读:11

清徐来

简介:清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