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意农业评论·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系列访谈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为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
——揭秘成都市郫都区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理念方法聘任产业村长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历程
章继刚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系列访谈与评论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成都市郫都区(以下简称“郫都区”)正以独特的产业村长新模式,引领中国乡村产业的华丽转身。今天,创意农业网公众号的网友们(以下简称“创意农业网”)十分荣幸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总主编、《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作者,中国创意农业优美乡村对话学术主持人章继刚先生(以下简称“章继刚”),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共同探讨郫都区产业村长如何在加快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全力打造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的新征程中,铸就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领航者高地。
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无数乡村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这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郫都区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和创新性的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产业村长模式的推行,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最为亮眼的篇章之一。
郫都区乡村振兴的成功,离不开产业村长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引领。这些产业村长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更是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带着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理念,扎根乡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郫都区委区政府成立汉康(汉姜村—平康村)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指挥部,设立“一办四组”,其中产业发展组的牵头单位——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成为了这一模式的典范。他们会同成员单位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强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郫都区,产业村长们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不仅引入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还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智慧农业到乡村旅游,从艺术乡建到艺术赋美,从农产品深加工到农村电商,产业村长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产业村长们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挑战传统观念。郫都区的乡村产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引擎”。
创业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在郫都区,产业村长们不仅自己带头创业,还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吸引和培育了一批批有志于乡村创业的优秀人才。他们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创业者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就是这样一个“梦工厂”。在这里,创业者们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在郫都区,产业村长们不仅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创新的思维,更有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盼。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交流,他们找到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付出实际行动的。”产业村长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他们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郫都区的产业村长们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中国产业振兴的宏伟目标迈进。他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一定能够铸就更加辉煌的中国产业振兴领航者高地。
今天,我们跟随创意农业网的镜头,一起走进这场关于产业振兴的深度对话。通过章继刚先生的真知灼见和郫都区产业村长们的风采展示,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和美好前景。
我们希望以“长篇非虚构深度访谈+系列评论”的方式,能够吸引国内外更多读者的关注,共同关心支持郫都区的乡村振兴事业。同时,也希望以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产业村长为例,深入剖析产业村长新模式的内涵与意义,为全国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创意农业网:近年来,郫都区农业农村发展已然全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但由于农业的先天禀赋存在现实缺憾,以及良种良法应用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选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渠道等为代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发展,推动传统农业转变为跨界融合、要素集聚、技术引领、品牌驱动的现代农业,发挥农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接二连三”的纽带作用,使新质生产力真正在农业领域落地生根,带动城乡深度融合、农民农村共富,便成为当下尤须重点关注的时代命题。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访谈。章继刚老师从2010年以来,连续15年对郫都区创意农业与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持续研究,先后出版《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等专著。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全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知名专家章继刚老师,来为我们解读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和成功经验。
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今天与大家分享郫都区的乡村振兴实践。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的基本情况。
章继刚:谢谢。郫都区通过聘任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为产业村长,并招募外来能人为“产业村长合伙人”,将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引入乡村,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以产促销”向“以销带产”的转变。这一模式不仅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兴旺。
创意农业网:听起来非常具有创新性。那么,郫都区在推进这一模式时,是基于怎样的背景考量呢?
章继刚:为凝聚强大合力,郫都区于2021年12月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郫都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并分设八个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郫都区农业农村局,先后推动建立起“1个区领导+1个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和“1个片区+1个专业机构”的工作联结机制,形成“每日一调度,三日一督导,七日一汇总”工作闭环。
与此同时,从区级各部门及镇(街道)骨干中抽调组成近200人强有力“专班”队伍,在区领导小组这个强大“火车头”引领下,以“全脱产”模式,像“钉钉子”一样扎根基层“一线”,与当地所涉村(社区)两委一道,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村(社区)两委充分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全面强化基层骨干队伍建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过去容易出现的“卡”点问题迎刃而解。
2021年12月,郫都区八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工作专班5天之内全部挂牌成立并集中办公。该区党委“火车头”领导下的全面统筹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形势下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干”和基层“干不了”或“干不成”的问题,而“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闭环”,则有效破解了“谁来干”“怎样才能干得好”的问题。其中,现代种业工作专班由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合蜀源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先从辣椒的种子端发力,将品种选育这一关键环节牢牢抓在自己手上,“辣博会”——“郫县豆瓣”全产业(辣椒)博览会也就应运而生。
郫都区虽然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面临农业先天禀赋不足、良种良法应用不够、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郫都区通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选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方式,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发挥农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目前,郫都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实施“强种业、增粮油、优蔬菜”战略,将新建50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3万亩稻菜轮作产业园,力争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每年增长5%以上,呈现“十里稻香、多彩田园”锦绣风光。
创意农业网:在主要做法上,郫都区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
章继刚:在郫都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由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主要采取了分链聘任、搭建载体、建章立制等三大举措。在分链聘任上,他们根据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不同需求,聘任了领军型专家、经营型能人和技术型人才。在搭建载体上,他们通过组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党支部、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和公司等方式,提升了产业的融合效能。在建章立制上,他们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乡贤返乡、市民下乡、能人兴乡,并构建了“1个产业+1名专家+N名产业村长”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
郫都区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链聘任,实现以产兴才。在产业链上聘任领军型专家:聚力郫县豆瓣专用辣椒品种选育,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邹学校院士担任蔬菜产业创新领域首席顾问,指导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专家应用分子技术选育加工辣椒种质资源,领衔辣椒产业专委会成员评鉴辣椒田间表现优良品种10个。在供应链上聘任经营型能人:聚力天府水源地农产品产销对接,聘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为产业村长31名,招募“爱农村、懂农业、熟市场、善经营”的能人为“产业村长合伙人”20名,将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引入乡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以产促销”向“以销带产”转变。在创新链上聘任技术型人才:聚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种培优,柔性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现武副院长担任“院士科技小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等9名专家,孵化建立人才库、项目库、品牌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党建引领,提升融合效能。“六链”模式让“产业村长”深耕农村,产业与人才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成就。支部“驻”链引领党员创业:组建成都市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党支部,在不改变原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关系情况下,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与会员企业党组织之间纽带作用,引领生菜、韭黄、大蒜、萝卜、架菜等产业联合体建立党小组、讨论通过联合体《章程》和联农带农发展机制。协会“聚”链嫁接多方资源:成立成都市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吸纳种子种苗、农资农机、检验监测、品牌运营、电商物流、金融保险、餐饮行业等上下链主企业入会会员近50家。同时,以契约精神推行“两头统中间包”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即前端统一农资供应、后端统一品牌营销,中端包给大户种植。公司“融”链激发村民活力:协会创办了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引导会员自愿出资,联动4家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培育强村富民公司,撬动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秉持“飞地经济”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公司与20余家渠道供应链企业共建“天府水源地”农产品直采直供基地10个,推动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营销体系现代化建设。
三是创新发展,注重制度设计。乡贤“强”链: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支持产业村长合伙人参与联建“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乡贤返乡、市民下乡、能人兴乡;出台《产业村长头雁培育和项目提升行动计划》,对上规模上产能的产业村长项目打造为“产才融合”发展实训基地。专家“补”链:与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共建院士科技小院,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专家团队,分产业设立辣椒、茄子等9个特色产业专委会共聘任9名专家,构建形成“1个产业+1名专家+N名产业村长”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品牌“延”链:实施“母品牌带子品牌”行动计划,招募培育生菜、韭黄、萝卜、大蒜等地标产品5名品牌推荐官,授权20余家会员企业率先使用“天府水源地”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天府水源地”农产品进商超、进机关、进社区、进餐饮、进校园“五进”公益活动10余场。
创意农业网:非常精彩!请章老师谈谈产业村长“郫都模式”对未来乡村振兴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章继刚: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其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不断创新模式和机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聚一堂人才、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以产引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发展模式已成为郫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理念方法的创新运用,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六大战绩、十个案例”,相关做法获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CCTV-13频道“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7频道《三农群英汇》等媒体关注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践行了新理念。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三大任务”,选择安唐片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12个村,遴选3名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战经验的农业专家,对各村集体开展“一对一”实践指导服务,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锦宁村李志伦等5名产业村长倡议成立韭黄、生菜、萝卜、大蒜、盆栽等产业联合体,组建联合体党小组,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不仅实现“天府水源地”农产品绿色、高质和高效发展目标,也可以美化、净化城乡生态环境,切实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保育功能。目前,韭黄、生菜、大蒜产业规模均可达5000亩以上,萝卜产业可达1000余亩。
二是探索了新模式。以“川菜之魂·点亮乡村”为主题的“郫县豆瓣”全产业(辣椒)博览会(以下简称“辣博会”)已持续举办三届。专家推荐品种推广到凉山州喜德县、布拖县等地共建“郫县豆瓣”加工辣椒“飞地种植”示范基地,探索加工辣椒种子在外地、种苗在当地,种植在外地、加工在当地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族团结,以及省委“五区共兴”战略落地见效的优秀案例。2023年,喜德县等“飞地种植”近2000亩,按每斤1.2元采购,带动当地农户增收2000元。
三是选育了新品种。棋田村产业村长李春文基于提高郫县豆瓣加工辣椒品质和种植地区产量,聚集辣椒种质资源847个,连续承办三届“辣博会”,聘请院士专家评鉴“十个优良品种”,以满足郫县豆瓣生产企业日益增长的原料保障及其种植地区品种需求。还有,引进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沪芊”生菜品种小试中试后,扩面种植逐年新增100余亩,逐步替代意大利散叶生菜品种。
四是推广了新技术。结合郫都区实际和农业生产特点,及时出台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会议,组织主题培训班,初步形成了以区级专家为核心、汉康走廊产业组为延伸线、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为服务网的工作格局,为农户做好技术培训,为民扶困解忧。永盛村产业村长唐杰依托兴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意大利生菜起垄、移栽覆膜、收获机械等各类农机具50台套,基于生菜进口移栽机沟宽“浪费”土地考虑,还改良调窄了轮胎与沟渠位置,最大限度增加栽种面积。生菜栽种覆膜一体,栽种时漏苗率不到千分之五,覆膜既能防泥水,又能防杂草,还能防虫害,确保了生菜品质品相。2023年,该合作社为种植大户完成机耕万余亩,生菜栽种面积达3000余亩。
五是培育了新业态。长乐村产业村长王莉从道桥设计行业返乡培植“农业+”产学研新业态,将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引入乡村,以“品味农耕文明、体验都市农业”为主题,打造稻鱼共生、稻菜轮作、研学基地等农商文旅体“产才融合”示范基地,扮靓了一名“爱乡愁·爱家乡”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2023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王莉等一批新农人成为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对象。
六是拓展了新渠道。马志惠、骆永怀、苟于红等20余产业村长合伙人以成都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副会长单位名义,邀约其他副会长单位来郫与产业村长共建农产品直采直供示范基地,实现了“他有订单、我有基地”双方共赢、优势互补。通过采购、代销、订单等方式实现“郫都产·郫都造”农副产品价值达5亿元,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增收20万元、劳动力就业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形成“先进一人、带动一户、辐射一方、共富一村”局面。希望这一模式能够在全国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点评:推广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努力为成都推进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郫都样本
当“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席卷而来,乡村振兴如何乘风破浪,激发基层“创新创业”活力,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重塑乡村产业格局?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有一个上风上水、八河并流地方的叫郫都,这里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和长江上游农耕文明源头,留下了望帝“杜鹃啼血,催耕务农”、丛帝“开明治水功千陌”的传说。近年来,全国创意农业第一村战旗村蜚声中外,《故乡,别来无恙》等黑马剧集让成都影视城快速“出圈”;“川菜之魂”在中国川菜产业城蓄势待发,引发全球关注;世园会蝴蝶村顾客盈门,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让鲜花美学经济争奇斗艳。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2年进入省“十强”,如今锚定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的目标奋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努力为成都推进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郫都样本。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振兴产业是重中之重。怎样才能打造好产业?如何发展更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如何吸引人才返乡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如何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之路,成为全国各地正在探索的发展方向。
水清、岸绿、景美的清水河成了“黄金水岸”,围绕建设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影视城、中国川菜产业城、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四大片区,郫都区积极“建好天府粮仓、打造示范走廊、深化城乡融合、促进共富共美”,在突出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上持续取得了新成效。
我们欣喜地发现,2023年10月、2024年3月, 郫都区按照“爱农村、懂农业、熟市场、会经营”标准,从全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生产经营大户、行业协会、农副产品电商平台负责人中,选聘两批产业村长上岗履职,帮助薄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郫都区聚焦“一区一廊一会”,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聚力打造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特别是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郫都分会场以“现代花卉产业未来发展答卷”为主题,突出“花聚鹃城、创智园艺”理念,向全世界呈现了一场“郫都特色、精彩纷呈”的高水平盛会。
作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者的郫都区,如何践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2021年12月,郫都区聚焦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乡村表达”,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八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区”建设,举全区之力重塑乡村经济地理、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如今,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郫都区区委区政府首开全国先河,成功打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讲述中国乡村振兴郫都好故事,展示郫都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人的精神风采,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树立了新榜样。为此,我们由衷为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点赞!
一赞绿色发展理念深,生态农业焕新颜。郫都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产业村长为先锋,推动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在韭黄、生菜、萝卜等产业联合体的带动下,农产品高质高效,城乡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二赞模式创新显担当,飞地经济谱华章。郫都区通过“辣博会”等平台,探索出加工辣椒的“飞地种植”“飞地博览”模式,实现产业联动,带动农户增收。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现了郫都区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思维,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赞品种优化科技强,农业产业添新翼。在产业村长的推动下,郫都区聚焦种质资源选育,引进并推广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更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四赞技术革新农机兴,农业生产提效能。郫都区注重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引进先进农机具,改良种植技术。生菜栽种覆膜一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产品的品质品相提供了有力保障,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五赞业态多元促融合,乡村经济展新姿。在产业村长的引领下,郫都区培育出以“花卉+”为核心的花文化、花创意、花社交、花生活、花经济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六赞渠道畅通促共赢,农产品销售无忧愁。郫都区搭建农产品直采直供平台,推进“飞地经济”跨省合作,实现订单与基地的无缝对接。这一新渠道的开辟,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双赢。
七赞人才汇聚振乡村,头雁领航展风采。产业村长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头雁”,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在他们的引领下,优秀人才汇聚乡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八赞机制灵活政策好,创新创业有保障。郫都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村长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产业村长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赞队伍精干显担当,乡村振兴有力量。郫都区成立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以“全脱产”模式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形势下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干”和基层“干不了”或“干不成”的问题,而“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闭环”,则有效破解了“谁来干”“怎样才能干得好”的问题。他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与拥护。
十赞成效显著民心聚,乡村振兴谱新篇。在产业村长模式的推动下,郫都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振兴博览园围绕蝴蝶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等重点项目,有效推进 “辣博会”“飞地种植”“飞地博览”、项目建设等稳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郫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是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建设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探索。它以其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模式、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多元的业态、畅通的渠道、汇聚的人才、灵活的机制、精干的队伍、显著的成效、凝聚的民心以及光明的未来,赢得了人们的衷心赞誉。未来,郫都区将继续以产业村长模式为引领,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业态与新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
-THE END-
供稿丨章继刚(《田园革命》作者、“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总主编)
编辑丨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宣传调研科
来源:乡村振兴博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