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我国极具前瞻性地制定矿产供应战略布局文件,并且积极落实,在全球范围内谋篇布阵,确保我国的能源和矿产供应安全。事实证明,这种布局是极具眼光的,有效保证了17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战略资源安全。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关键领域的关键矿物,我国蕴藏量并不具有优势。举例来说,锂和钴都是制造电动汽车所需电池的重要原料,我国都较为缺乏,据统计,中国的锂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只有7%,而智利占35%,澳大利亚占16%,阿根廷占11%。钴储量中国占世界的比例只有5%,刚果(金)占47%,澳大利亚占18%。而这些都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所必需的矿物,这也是我国对于这些矿产如此重视的原因。
电动汽车
但是,这些为了确保自身发展安全的正当举措,却被西方国家看作是中国想要“称霸”的证据,妄称中国想要以此控制关键矿物产业链,以作为遏制西方国家的手段。
最近有外媒发表文章,称美国计划在非洲的矿产资源上打破中国的“控制”,为此采取了三项举措,包括:
一、美国与西方盟友合作。团结西方所谓的“正义联盟”,各自加大力度,促进对于非洲矿产的投资和方向引导。美国进出口银行
三、在非洲更加积极的外交。拜登和耶伦陆续访问非洲,加大外交接触力度,从最高层上拉近与非洲国家的关系。2022年美非峰会
美国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解决全球矿产资源短缺和中国对供应链的控制问题”,这个综合策略看起来面面俱到、多管齐下,颇有一幅大举来袭,势必要扭转乾坤的姿态。那么它能否取得效果呢?
赞比亚财政部长表示持谨慎欢迎态度,毕竟有人来争夺非洲的矿场,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不过一些身在其中的西方人,对此并不看好,一名西方矿业公司高管称,“五年后,西方将真正绝望,我们希望做好准备。”
非洲国家部分官员也不看好,一位非洲元首的前顾问说,当美国官员警告非洲人不要与中国做生意时,有时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印象。“美国人对我们国家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可以在选举前及时完成项目。显然,西方公司做不到。
不过,非洲国家显然乐见中美竞争,更激烈的竞争可以让非洲国家达成更好的交易。赞比亚矿业部长说:“赞比亚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待各个国家。我们不会说某个国家没有与我们合作。”
但是,由于中国与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合作起步早,接触广泛而深入,因此累积了大量成果,重要的阶段成就有:
2005年:中石油与成为苏丹石油工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之一。
2007年:中国五矿收购赞比亚谦比希铜矿60%的股权。
2008年:中国有色金属矿业收购了赞比亚铜矿。
2009年:国开行向刚果提供10亿美元贷款,用于资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采矿和矿产开发。
2011年:中非发展基金投资1亿美元与津巴布韦合资开发铂矿。
2012年:中国有色集团收购了刚果铜钴矿。
2014年:中铁与尼日利亚签署131亿美元的合同,建设铁路线,将尼日利亚铁矿石运往沿海出口。
2015年:洛阳钼业以2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刚果铜钴矿。
2016年:中国有色集团与赞比亚签署20亿美元协议,升级和扩建非洲最大的铜矿。
……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这些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非洲的发展。美国虽然打着发展非洲的旗号,但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与中国竞争而已。试问,若是没有中国在非洲的大力投资,美国还会对非洲感兴趣吗?恐怕只会不屑一顾,如同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议后,美国忙不迭地让关闭了30年的美国驻所国大使馆重新“开张”。这种厚颜无耻的势利姿态,简直让人震惊。
如今,中国在非洲地区矿产占有相对优势地位,具体如下:
中非合作协议下,铜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50%左右,钴矿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近65%,锂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据一些报告称,中国与非洲拥有大约70%的钨储量和80%的重稀土元素储量,石墨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50%以上。
这种程度优势,美国恐怕是很难逆转的,西方国家执迷于自己道德和智力上的优越感,一方面攻击抹黑中国,对于非洲国家所获得的好处与进步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看待非洲的态度,若是如此,恐怕正如西方企业高管所说,与中国的竞争西方唯有一败涂地,剩下的,只能是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