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监狱:关的几乎全是高官,为防止泄密,牢房内有特殊布置

青山雾隐幽 2024-12-21 23:04:39

什么级别的人,才能进秦城监狱?

可不止是省部级以上的“老虎”,如果满足条件,小科员也可能进去。

秦城监狱当之无愧的“中国最牛监狱”,因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而得名,是当年苏联援华的项目之一。

秦城监狱固然出名,可它的前身——功德林监狱,名气更大。

在这里,中国取得了“小煤山大捷”,上将指挥中将冲锋,痛殴日本战俘。

如今,能进秦城监狱的,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人员。

所以,在秦城监狱里,既有省部级“贪官”,也有科研院所、军工企业的罪犯。

那么,秦城监狱是怎么来的?贪官们在这里过得“舒服”吗?

60年风云变幻,起底秦城监狱的前世今生

曾主持修建秦城监狱的前北京公安局长冯基平,在出狱之后,曾不由得感慨道:“我要是知道我建的这座监狱是关押我自己的话、我一定会把它建得更好一些。”

当然,冯基平的话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秦城监狱要比一般的监狱“好”。

至于“好”到什么地步,还要从毛主席的一纸批文说起。

1954年,全国六大区的战犯管理所撤销,只在抚顺保留了一个。

那些被羁押的满清要员、国民党将领、日本战俘,都羁押在了功德林监狱。

功德林监狱始建于1915年,年代久远,面积狭小,设施老旧。

到了1955年,国家寻址建造一所新的监狱。

起初,公安部跑了北京南郊周口店、西山五爷坟、北郊回龙观等好几个地方。

选来选去,最后选在了昌平秦城村。

此地位于燕山脚下,紧邻十三陵,南为小汤山,东为桃峪口水库,西为大汤山。

经罗瑞卿部长批准,新监狱在此动工。

苏联专家给出图纸后,公安部又从保密、安全、坚固的角度进行了修改,并在设施及设备上进行改进,增设卫生设施以保障犯人洗澡及保持卫生,设计医疗室及锻炼身体场所。

秦城监狱建成后,功德林监狱犯人转移至此。

1960年,秦城监狱竣工,里面一共有4栋3层青砖小楼,编号分别为201、202、203、204。

这4个小楼就是4个监区,共400个监房。

每个房间都是双层牢门,外层为铁门,里层为木门。

门上方有小孔,下方有四方形活动小门,用来送水送饭,卫生间也有窥孔。

重犯囚室内的墙壁是特制的,防止囚犯撞墙自杀。

有一扇1平方米左右的窗户,有纱窗、铁栅、玻璃窗3层,高级囚室有2扇窗户,且为磨砂玻璃。

关进去的每个犯人,都有自己的编号。

由于进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所以监狱非常注重保密。

办案人员和监管人员,也有着严格的区分。

前者即预审员,只处理案情;后者则负责犯人的吃、住、健康。

没有特殊情况,前者不允许进入牢房,后者不可以知道案情。

在六七十年代,秦城监狱又新加盖了6座红色小楼。

红楼对比白楼,条件极为有限。

监室的面积缩小为5至10平方米,盥洗室和便池同处一室,便池改为蹲式,需要犯人自己舀水冲洗。

室内通常只有一张矮床,距地面一尺左右。

高级囚室配有写字台等物品,室内所有永久性设施都被去掉棱角,打磨成圆形。

室内天花板的中央装着一个15瓦的灯泡,外面罩着磨砂灯罩和铁丝网罩,灯的开关在门外,由看守控制。

牛奶、鱼翅、沙发床!揭秘真实的“天字第一号”监狱

在六七十年代,整个秦城监狱的条件都比较糟糕,基本就是白菜、米饭,没有任何荤腥。

直到1972年,情况有了转变。

原来,前铁道部部长刘建章进去之后遭受了不公平对待。

毛主席得知后,立刻给周总理写批示:请总理办。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

周总理极为重视,作了三点要求:将刘建章保外就医,并通知子女家属去看望。

第二,把刘建章全案结论抽出送到李先念、纪登奎那里。

第三,清查北京监狱待遇问题,不合规的审查方式,再一次宣布作废;并当着在押犯人公布,如有犯者,当依法惩治,更容许犯人控诉。

紧接着,公安部收回秦城监狱,历时3个多月办完交接手续。

经过这次整顿,秦城监狱在押人员的饮食、居住和医疗条件均有改善。

法官王文曾在1980年到秦城监狱审查犯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作为预审员,就住在秦城监狱的监房里办公。每个监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带脚踏式冲水的抽水马桶,远远超过当时中国普通人家的居室。”

王文不知道,他所住的201监区,是秦城监狱中条件最为一般的。

秦城的四座小楼,内部结构和待遇水平都不一样。

其中条件最好的,就是204监区,待遇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在秦城干了一辈子的何殿奎说:“我从1960年3月15,也就是秦城监狱落成的第一天,就在那里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才离开。”

秦城监狱的一草一木,都已经印在了何殿奎的脑海里。

何殿奎回忆,80年代,204楼里的监房条件待遇就已经非常优越。

每个房间约20多平方,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

伙食标准是按部长级待遇,统一到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

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两菜一汤,饭后有一个苹果。

苹果是刚从冷库里拉来的,放在稻糠里保鲜,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

每天还有固体饮料,一盒12块,一块能沏一杯柠檬茶。

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两种。天天如此,即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

北京饭店调来的乙级厨师刘家雄,是204的专职厨师。

很长一段时间,何殿奎的工作就是给204的犯人们送餐。

每人一个四层的饭盒,分别装米饭、两个菜和一个汤。冬天用棉罩保温。每个饭盒的颜色都不同,以示区分,一共15份。

也是在秦城,何殿奎第一次见到了鱼翅。

刚开始,他以为是粉丝,刘家雄告诉他:“这是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咱们这儿,只有我会做鱼翅、海参。”

秦城的犯人可以淋浴、沐浴,也有图书馆可用。

因为进来的囚犯,年纪都相对较大,所以医务室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诊断开方的医生外,还有保健医生和护士。

秦城监狱里,也有专门锻炼身体的场所,比如网球场,监狱的旁边还有劳改农场。

由于秦城监狱建在村里,边上就是民房、市场。

但是,如果当地人不说,谁也不知道这里就是秦城监狱的所在地。

这里没有牌匾,地图上也找不到任何标记。

保密起见,秦城监狱的大门,就像一个暗红色的牌坊。

2扇3米高的铁栅栏门,两边有侧门。

门外加装了一道电动不锈钢伸缩门,门口有几个铁路障。

有武警站岗,外人不得在门口逗留,从门口向里望去,只能隐约的看到小楼和树木,接着就会被不远处的一排房屋挡住视线。

围墙高约5米,墙顶装有探头。

今天的秦城监狱,到底长啥样?

2007年,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后,就关进了秦城监狱。

后来,《羊城晚报》曾对他进行过专访。

陈良宇住在一个20平方米的套间里,这是秦城监狱重要犯人的单间监室,里面有单独的洗手间、坐式马桶等。

房间的布置很简单,只有一张距地面约一尺高的矮床。

如果要写东西,门外的看守会送进一张小学生用的单人课桌供临时使用。

没有凳子,床铺就是他平日坐的地方。墙壁也经过特殊处理,以防止其自杀。

牢门是铁皮包着的木门,门上方及厕所都有“窥孔”,供哨兵24小时监视之用。

陈良宇的监室设有三道岗哨,有一个独立分队负责贴身看守他。

除了没有自由,他可以看报纸,看内容受限的电视,还可读书、写材料。

尽管锒铛入狱,陈良宇却并没有穿上囚服。

大多数时候,他还是穿着西装,只是不打领带罢了。

陈良宇的生活变得很有规律,每天9点到10点的单独放风时间,他就会从监室门口打太极拳,打到放风地的门口再回去,或者散步。

不过,走到哪儿,两名看守就跟到哪儿。

家人去探访陈良宇后发现,虽然他已经两鬓斑白,但整个精神状态比“双规”时要好得多。

秦城监狱的大多数在押官员除了“可看书读报”,每天还有一段时间可看电视,一般集中在晚上7点到9点。

某些身体欠佳的特殊囚犯,饮食可一日四餐,用餐标准和费用由国家规定和支付,家属亦可私下打理,如衣服、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可由家人提供。

秦城监狱的所谓 “优渥待遇” 并非是一种特权,而是安全与管理需要,法治与人权理念的体现以及改造教育,反腐倡廉的促进与警示。

参考文献:

陈希同陈良宇狱中近况:可看书读报看电视不穿囚服 羊城晚报

首次揭秘“秦城监狱” 人民网

我在秦城监狱的40年——前处长揭露神秘第一监狱的“人”和“事” 凤凰网

1 阅读:344